黃河,自古就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那么黃河的源頭到底在哪里呢?在古代,一直都有人在探索這個有趣的話題,試圖找到黃河的真正源頭。早在先秦時代,《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于龍門”的記載,“積石”即阿尼瑪卿山,也稱為大積石山(阿尼瑪卿山又稱瑪積雪山或瑪卿崗日,海拔6282米,位于果洛州瑪沁縣西北部,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十大山峰之一。阿尼瑪卿是一座神山,也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和西藏的岡仁波齊、云南的梅里雪山和玉樹的尕朵覺沃并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但這里離黃河源頭還有一段不近的距離?!渡袝碡暋肥菓饑鴷r魏國的人假托大禹的名義寫作的,不過在當時,至少人們可以確定黃河的源頭在青海境內。
而在先秦時期的《山海經》和《爾雅》中,都明確記載黃河的來源是昆侖山(河出昆侖)??梢娫诋敃r,人們普遍認為黃河的源頭在青海,具體位置一直沒有確定。在西漢時期,張騫奉命出使西域,特定尋找黃河的源頭,有黃河“發源于于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于《史記大宛列傳》)。在當時,傳說張騫在黃河源頭見到了織女,黃河《荊楚歲時》曾記載有一則神話故事:相傳漢武帝曾派張騫出使西域,尋找黃河源頭。張騫奉命沿黃河西行數月,在黃河源頭附近見到了織女,織女十分熱情地恭迎并接待了這位漢朝使者。張騫返回時織女贈其一機石。張騫持機石返回長安向漢武帝復命,將機石獻給漢武帝,并將尋找黃河源頭、到銀河、遇織女、贈機石和經過一一稟報漢武帝。自此有黃河源頭與天上銀河相通的傳說。
一直到了隋唐時期,隋唐以后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后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于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也就確定了黃河的來源于巴顏喀拉山脈,直到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并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志,終于這個幾千年來一直備受關注的黃河真正來源得到解決。
在傳說中,黃河和銀河是相通的,而巴顏喀拉山就是連接黃河和銀河的地方。傳說雖然是傳說,但是在巴顏喀拉山,確實出現過外星人的遺跡,和德令哈外星人遺址一樣,同樣真實存在,這就是著名的杜立巴石碟。
杜立巴石碟是如何被發現的呢?1938年,北京大學的一位考古學教授齊福泰率領幾名學生在青海省附近的巴顏喀拉山脈附近搜尋著遠古遺跡,有幸發現了這個山洞,他們發現這個山洞墻壁方方正正,就像是一個地下貯藏室一般。一行人在山洞中發現了幾具不明生物體的遺骸,根據遺骸所呈現的生物體征來看,頭大、身子小,據他們稱,這些矮小的生物體遺骸只有138厘米高。他們還在山洞的墻壁上發現了諸多關于星球、星系的圖案。他們在山洞中沒有發現其它任何文字證明,不過倒是發現了數百個直徑約為30厘米的石碟,且石碟中間還有一個2厘米的小孔,石碟上面刻著他們看不懂的圖形,這就是著名的杜立巴石碟了,于是教授與學生拿走幾塊用作研究,離開了這個山洞。后來很多人都試圖尋找到這個充滿外星色彩的山洞,但是再也沒有找到。
由于一直無法破譯上面的圖形到底是什么意思,這件事就被擱置下來了,直到北京的一位博士Tsum Um Nui(有人說這位是北京大學的楚聞明博士)破譯了上面的訊息。這位博士稱杜立巴石碟上顯示的是某種象形文字,并且記載的故事是這樣的:“杜立巴人于12000年前乘坐飛船不幸墜毀于巴顏喀拉山脈附近,大部分杜立巴族人在墜毀事故中死去,少部分的幸存者存活下來,幸存下來的杜立巴人無法修復太空飛船,于是他們嘗試著與地球人接觸,但是不幸的是,地球人對他們展開了追殺,所以他們只能躲在山洞中了。”后來這批石碟被送到了蘇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蘇聯科學家的研究興趣。據說在檢驗了這些石碟的成分后,蘇聯的科學家對杜立巴石碟的整體圖案進行了研究。在莫斯科有科學家用播放唱片的方式想播放石碟,在石碟旋轉時機器發生巨大轟鳴,做這項實驗的科學家表示機器之所以發生轟鳴,是因為石碟具有像唱片的一樣的性質。有些石碟的直徑是三十厘米,有些石碟的圓周是三十厘米,中間有一個手指大小的洞。有一條螺旋的凹槽從中心延伸到邊緣。于是,蘇聯的科學家將石碟放置在一個可旋轉的裝置,試圖播放它們。突然,檢驗設備發出劇烈的震動。據說這是因為石碟曾經被放置在很強的磁場里所致。1996年美國宇航局公布的太空“飛碟”影像,它與杜立巴石碟很相像。不過神秘的是,這批石碟最終消失了,再也沒有被找到過。
在青海,著名的德令哈外星人遺址每年都吸引這眾多的游客前來參觀,爾更加神秘的巴顏喀拉山的杜立巴石碟,則是相對不知名。如今,巴顏喀拉山最美的是它的最高峰峰年保玉則。年保玉則因為海拔高,旅游團去的較少,所以是攝影者的天堂,這里的風景美的讓人窒息。湛藍的天空純凈的沒有一絲污染,青青的草地翠綠平坦,靜靜的湖水與藍天一個顏色。
巴顏喀拉山如今是國家地質公園,這里壯觀的冰體與鬼斧神工般陡峭的山巖更使它披上了一道神秘的面紗。山峰長40公里,寬25公里,由無數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組成,主峰5369米。山上,冰雪融水形成眾多湖泊,除了眾所周知的仙女湖、妖女湖外,還有日尕瑪措、瑪爾雜湖、瑪日當湖等,喜歡的人可以從西寧出發,前往巴顏喀拉山放松心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