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最常見的疾病,具有自愈性,許多人為了緩解感冒期間的相關癥狀,都會服用一些藥物。但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感冒藥如何選擇,而且許多人(包括醫藥人)在應用、推薦、處方感冒相關藥物,都存在著一定的用藥錯誤,也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感冒“雷區”,具體請大家接著來看。
雷區一
感冒必用抗生素
很多人一旦感冒,就習慣于自行服用抗生素,且以阿莫西林、羅紅霉素使用最多,因為他們認為感冒所表現出的各種癥狀都是炎癥反應,需要“消炎”,而恰好阿莫西林、羅紅霉素這類抗生素又是最易得(許多地方的藥店不需要憑處方就能購買)、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消炎藥,因此也有家中常備抗生素的現象存在。但事實是怎么樣的呢?
實際上,上述的這類情況,均屬于無指征濫用抗生素,是感冒最常見的“雷區”。
首先,從感冒本身來說,無論是普通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引起它們的病原體是“病毒”,包括鼻病毒(最常見)、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甲、乙、丙、丁四型),而感冒所表現出的鼻涕、鼻塞、噴嚏等鼻部卡他癥狀及咳嗽、咽痛、發熱、頭痛等都是病毒與機體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引起感冒的罪魁禍首是病毒。
其次,我們要知道抗生素的作用是抑制或殺滅細菌,對病毒毫無作用,因此用抗生素來治感冒,根本是南轅北轍。所以感冒并不需要服用抗生素。
最后,還要強調,濫用抗生素不僅不會幫助感冒的恢復,而且還會殺滅身體的有益菌,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所以,普通感冒請遠離抗生素。
雷區二
感冒用利巴韋林
除了阿莫西林,利巴韋林也是感冒的常用藥物之一。既然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利巴韋林也是抗病毒藥物,這下不會錯了吧,然而實際上,我們仔細閱讀利巴韋林口服制劑的說明書,會發現它的適應癥是“適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與支氣管炎,皮膚皰疹病毒感染”。
對于其他病毒感染,其說明書中提到“體外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種病毒生長的作用,其機制不全清楚”、“本品不宜用于未經實驗室確診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那么,這里可以理解成一句話,“利巴韋林對除呼吸道合胞病毒外的其他病毒引起的感冒并不適用,因為絕大多數的感冒都不是由呼吸道合包病毒感染所致”。
此外,利巴韋林還具有較強的致畸性,還可能引起肝腎、血液等不良反應,而且對于哺乳期女性,利巴韋林可經母乳分泌,對母子二代均具毒性。
雷區三
濫用奧司他韋
奧司他韋可以說一款抗流感病毒的明星藥了,但從目前來看,一部分醫生及家長把奧司他韋當成了抗感冒病毒的神藥了,而且以小兒應用最多,基本上很多時候,即使醫生不處方奧司他韋,家長也會主動在藥店購買奧司他韋并給小兒服用。但是,奧司他韋只對流感病毒有效,對引起普通感冒的并無作用,而且奧司他韋還可引起惡心、嘔吐、失眠、頭暈等不良反應。
所以,奧司他韋用不用,筆者個人覺得還是區分到底是普通感冒及流感,最好進行相關檢測后,進行決定,應避免濫用,而且,如果想要給自己家人預防流感,服用奧司他韋不如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一次。
雷區四
咳嗽就用鎮咳藥
咳嗽的感冒的常見癥狀之一,部分人群出現咳嗽癥狀時,馬上就開始服用鎮咳藥物,如右美沙芬、苯丙哌林等,這樣對嗎?
不對!因為咳嗽是機體的防御性神經反射,有利于清楚呼吸道的分泌物和有害因子,所以,對于有感冒所引起的咳嗽伴有痰液較多時,往往更推薦應用祛痰藥,如氨溴索、羧甲司坦等,只有當咳嗽頻繁、劇烈且影響正常生活時,才建議服用鎮咳藥,《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中也明確指出,“對于普通感冒所致的咳嗽患者,中樞性止咳藥物(如右美沙芬、可待因)緩解咳嗽的效果有限,不建推薦常規使用。”
雷區五
為了感冒好得快,多種感冒藥同時服用
有的人為了感冒快點好、癥狀快一些緩解,常常自行將多種感冒藥物同時服用。但如果對藥物成分不了解,這樣很容易引起藥物的重復應用,使藥物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大大提高。
舉個例子,很多人會將感冒靈顆粒和感康(復方氨酚烷胺片)一起服用,但感冒靈顆粒中含有西藥成分對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馬來酸氯苯那敏,復方氨酚烷胺片同樣含有這三種成分,兩者同服會使增加肝毒性、中樞鎮靜作用、抗膽堿作用等的發生概率增加,危害身體健康。
一般建議感冒后,依據癥狀選擇相應藥物,如果應用復方制劑,建議選擇一種即可。
本文為中國藥店原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