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叔原創第 124 篇
今天的話題聊一個思維:復利思維。
復利只得是一種持續增長的方式,常用在金融上,舉個例子,數學考試會經常出一道題,如果你有10000塊錢,存在銀行,每年給你2%的利息,問你5年后,你有多少錢?
兩種存法,一種是直接每年給你1萬的2%,剩下的繼續存著;
另一種是每年重新算一次本金,然后在按照新本金作為本金繼續存,如此往復5年。
可能你連算都不用算,就知道哪種方式5年后拿到的錢多了,是后者,因為每年你的總本金都會增加,每年的利息收入都會比原來高,這就是復利。
開始理財的小白,聽過的大多數課程,都有會提到關鍵詞“復利”,資本的復利會讓你未來更容易做到財務自由,所以這里是第一個用法,用在理財上。
小狗錢錢以及富爸爸窮爸爸都會提到的觀點就是:不要成為錢的奴隸,而要讓錢持續為你服務,為你打工。
其中最重要的思維就是復利思維了,因為你要大范圍的給自己積累本金資產,讓自己的資產提升,未來可以只靠收益即可自由。
我從2018年開始嘗試做基金定投,不斷讀書豐富自己理財的理念和認知,當然這幾年也是有收獲的,不然我怎么能在這里逼逼叨叨的。
基金定投的理念是通過小額多次的投入,其好處在于可以充分分散你的風險,不斷降低持倉成本,同時還可以持續積累你的資產,可能前期你看不到很大的進步,不過到一段時間后,其魔力會逐漸展現,超乎你的想象。
關于理財這塊的實際情況,可以參考我的另外一個公號:漂叔定投實證,每周一期定投周報思考,記錄自己的成長。
可以參考我最近的一期周報:身處職場的你,收入改如何規劃?#周報第33期
用在寫作上,這思維同樣的道理。
還有一個理論是1萬小時理論,說任何人通過1萬小時都可以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可以持續不斷的使用這個技能,但前提要注意用“刻意練習”的思考前提來練習,不然就白費功夫了。
技能本身不難學,1萬小時理論里前面也有另外一個觀點是,你可以靠前1000個小時就能充分學會技能,剩下的9000個小時,只是用來不斷練習和改進。
但如果你采用復利思維來思考寫作這件事呢?這會變成怎樣的方式呢?
寫作,同樣需要一個堅持的理念,需要你持續不斷的進行練習和輸出,同時為了保證輸出質量,你還要不斷進行內容輸入,這會讓你產生正向循環,不斷提升內核質量,輸出的思考也同時變得有質量。
而每天的思考輸出寫作,你可以視作是基金理財的定投“本金“,當前輸出的文字數字,可以作為你當前投入的資產,持續不斷的投入和訓練,繼續到一定程度,其高收益期會逐步展現。
但這個時候的你,寫作已經是一個常態化的技能,如果想要更高的收益,質量則成了你唯一需要思考的部分,這里就要結合“刻意練習”的理念,打造一個晉升的學習練習體系。
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實踐者,跟隨理財的腳步,我的寫作歷程也持續開始,到目前為止寫作文字約有16萬字,是近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斷斷續續投入的。
你每天輸入的信息一定不少,報紙、微信、微博、知乎、公眾號等等,大量的碎片化的知識不斷傳到你的眼前,甚至是人工智能的內容投喂系統,讓你不斷的接受你感興趣的部分。
但事實上,你依然只是個被動接受者,而不是主動輸出者。
看的東西很多的,只有輸入沒有輸出,最后也只是途途樂子罷了,學習成長,沒多想過。
所以,打開電腦,坐下來,開始練習你的寫作吧,每天投入一點點時間,哪怕只是記錄你的心情,寫寫你的日記,都是一種練習。
或許剛開始的你,寫不了多少字,但沒關系,你可以堅持每天發一條朋友圈,作為自己的寫作復利投資也不錯,畢竟發個朋友圈,要比你注冊公眾號,然后寫作排版發送要簡單得多。
用復利思維,來訓練你的寫作,是有價值的事情,是值得30年都可以持續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