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禮臣忠
——上下級相處應持有的心態
【原文】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孟子·離婁篇下》
【翻譯】 孟子告訴齊宣王說:“君主把臣下看成為自己的手腳,那臣下就會把君主看成為自己的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為狗馬,那臣下就會把君主看成為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為泥土草芥,那臣下就會把君主看成為仇敵。”
【解讀】 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禮臣忠。朱熹說:“兩盡其道”,君以君道,臣以臣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盡其道。君禮臣忠的關系,如果說孔子談得還比較抽象的話,那么孟子則談得十分形象而又具體,先從正面講,君王待臣如手如足,那么臣屬待君王則如五腑如心臟,內外相依,上下相隨,聯系緊密,渾然一體。接下來從反面講,君王待臣如犬如馬,那么臣屬視君則如同路人,陌路相逢,冷眼相對,對面相逢不相識,君臣分離,背道而行。更有甚者,君王視臣如泥土如草芥,任意踐踏,隨意拋棄,那么臣屬視君則如強盜如仇敵,拔刀相向,怒目相對,如此,則民無寧日,國無寧日,天下無寧日,災難兵禍由此而生,一個“禮”,一個“忠”怎生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