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在人體血管內流動,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粘度增高勢必導致血液流速減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膽固醇、纖維蛋白等物質便在血管壁上沉淀下來,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積越多,若再合并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會導致腦血栓形成。腦血栓在發病前總會有些先兆癥狀,我們應該多多了解,以便早期發現為“生命”爭取時間!
(1)口吃:流涎癥狀是說話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風跡象,可能會突然發病。
(2)突發性眩暈。
(3)突發性劇烈頭痛。
(4) 一過黑蒙:即突然出現眼前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恢復,還伴有惡心、嘔吐、頭暈及意識障礙。最近,挪威醫生科蒂在18例一過性黑蒙的病人中,發現11例有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5)哈欠連綿。
(6)步態異常及不穩。
(7)視物模糊:即表現為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科蒂對出現短暫視力障礙的10例病人進行了眼底檢查和腦血流量測定,發現其中有3例視網膜中心動脈閉塞,7例為視網膜分支動脈閉塞。
(8)剃刀落地:是指自己持刀刮胡子時,頭轉向一側,突然感覺手臂無力,剃刀落地,1至2分鐘后完全恢復。這是由于轉頭扭頸時,引起已經硬化的頸動脈扭曲,加重了狹窄,導致了顱腦供血不足所致。
(9)血壓突然持續升高或突然降低。
(10)無原因鼻出血。
(11)偏側麻癱: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嚴格說來,這已是最輕型中風。據追訪觀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后3至5年,約有半數以上的人發生缺血性中風。
(12)其他如嗆咳、吞咽有困難、突然出現軀體麻木、嗜睡、耳鳴等。
凡出現以上征兆之一者,都應及早檢查,明確診斷后,進行系統治療,才有可能避免中風的發生。請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