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從3月底開始創業板刮起的一夜春風讓創業企業們迫不及待地如梨花般競相開放。
其實,創業板并非只是刮一陣“上市風”那么簡單,它的示范效應,將有益于尚在襁褓中的企業,以及那些以創業板為目標的企業。
對于創業企業而言,如何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創業板企業?
不走傳統路
創業板從不缺對于資本市場有敏銳嗅覺的中小企業,在聯眾智達咨詢顧問集團副總裁嚴衛國看來,創業板是創業企業的福音,但同時他也指出,自主創新和高成長性是擺在面前的“鐵律”。
為此,在他看來選擇從哪里入門非常重要,嚴衛國認為三種類型值得重點關注。
首先,是傳統產業中有技術創新優勢、有細分市場的企業。在這其中,又被分成三類:一是在市場容量大,但集中度低的行業中,有技術創新優勢和品牌積累,有能力推動行業整合的自主創新企業;二是在相對邊緣冷門,快速得到關注的行業中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三是在傳統產業中,進行細分、切割,獲得差異化競爭優勢的企業。
嚴衛國舉例說,比如通用機械工業中的閥門行業,屬于傳統產業中行業集中度不高的行業。“全國有幾千家工業閥門企業,根據行業協會統計,該行業市場容量達1100億元,但成規模的企業非常少。”他說,“這就意味著如果企業有技術優勢做基礎的話,未來進行行業整合的機會就非常大。”
此外,在他看來,比如重型機械工業中的洗選設備行業也屬于相對邊緣冷門的行業。目標客戶集中,行業競爭不充分。“過去洗選設備行業沒有得到采掘企業足夠的關注,但隨著市場對處理能力大、選分效率高、運行可靠的洗選設備的迫切需求,技術含量高的洗選設備企業將快速發展。”嚴衛國說:“專注于目標市場,走差異化路線的細分化企業也會更容易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其次是經營模式創新,將傳統產業與新經濟結合,找到成熟盈利模式的企業。嚴衛國指出,如家(HMIN)就是典型地將新經濟與傳統行業組合的成功案例。“通過信息平臺建設,定位中檔人群,將傳統的酒店經營模式轉變為信息化連鎖的標準化經營服務模式,徹底改變了分銷渠道和訂單管理模式,構建了新的會員制網絡服務、分銷系統。”
第三類他建議的則是商業化概念、創新創意、新材料新能源等技術創新的高科技企業。比如著眼于信息地球村、娛樂地球村和管理在線平臺的文化創意、軟件企業。
但創業加速器CEO于偉霞也提醒,創業有很多導向,要想成功創業的前提是找自己熟悉的領域。
“職業經理人+老板”
助力加速
羅青(化名)最近三個月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是否要接受一家企業的邀請加入企業,以一名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幫助改善企業內部的運營結構以及管理上所存在的問題,幫助企業能在1~2年內創業板上市。
在電話里,他有些困惑地向記者坦白,自己還有些思想上的斗爭。“民營企業內部人際關系復雜、股權結構也復雜,再加上內部運營不規范,我感覺有些屈就了。”羅青說,“民企老板總喜歡把權利掌控在自己手里,我的加入在某些程度上會不會更像是一個擺設,而沒有實際的控制權?”
有著上述困惑的可能并不止羅青一人。“職業經理人+老板”的組合是否值得嘗試?
一直以來,抱著上市目的的企業多半希望能在蓄力過程中不斷改進自己在發展道路上的不足之處,但在嚴衛國看來,在這其中最大的阻礙可能源于無法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
他表示,從創業板青睞的創新性來講,決定了這類中小企業的創始人多以專業技術出身。“有自己的研發專利,只管悶頭研發技術,不擅長運營管理是他們的通病。”他說,“為什么很多企業可以生產出很好的產品,卻得不到市場的認可,賣不出去?其實最大的問題在于團隊出現了某些方面的短板。”
嚴衛國指出,這就好比是長了兩條長短不一的腳,一定會影響向前奔跑的速度,而職業經理人的角色恰恰能起到拾遺補漏。
他表示,其實很多企業現在已經逐漸意識到了上述這些對企業而言的“致命傷”,試圖通過借助人力資本為企業“補血”,但卻存在“葉公好龍”的心態。一方面想引進職業經理人,充當前鋒的角色,幫助企業加快發展步伐。但另一方面由于企業創始人一般實際控制權大,往往不愿意分配控制權,更不想放手讓職業經理人對企業掌控更多。
“‘老板+職業經理人’的組合是個問題,如果沒法協調好的話,企業的快速成長會有瓶頸。即便最終上市了,也會出現矛盾。”嚴衛國強調,“只有把職業經理人的角色看成是企業的利益方,從共贏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短視現在的利益。”
于偉霞也認為一個完整的團隊組合比市場更重要。“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完整的團隊即便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阻礙,但后期完全可以借助多種資源進行調整。”她說,“如果團隊缺腿了,怎么還可能跑得快。”
相關 Related
創業禁忌
1、不要為了上市而上市:企業如果為了上市從業績增長方面動小腦筋,或是通過置換資產、并購企業等形式提升銷售業績,本末倒置的方式會把企業導入錯誤方向。
2、不要選錯行業:一定要先對所從事的行業有所評估,發展方向一旦錯誤,將無法確保持續長遠的發展。
3、不要過早引入風投:引入風投的同時也會花費企業一定的精力,在尚未到適合的融資階段,急功近利的做法會害了企業自己。
4、模式不要走偏:不要認為企業什么事情都能做,多元化發展的前提是不能與今后企業核心價值的建立相違。
5、不要妄想“空手套白狼”:一個好的項目在需要外部資本幫助的同時,企業必須要先對自己有所投入,不然從一開始就會變成為他人打工的角色,失去創業的意義。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李靜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