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個系列科普,著力解決居家日常生活用藥的各種疑問和誤區,讓大家盡可能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科學用藥。
——問藥師
居家用藥科普系列二
藥品說明書有哪些一定要看懂的?
不少藥品說明書對于普通人來說就像“天書”一樣,密密麻麻的字,看后似懂非懂,所以有些人干脆不看說明書。如果不看說明書,將帶來不少安全隱患。比如重復用藥、吃錯藥、用法用量錯誤、儲存條件不達標導致藥品變質等等……
那么說明書中有哪些是大家在用藥前必須看的?不看或漏看會有哪些安全隱患呢?
1、 看清【有效成分】,避免重復用藥
特別是復方制劑,應注意和自己正在服用的藥物相對照,看有沒有重復的或者同類的成分。例如,患者因感冒頭疼,先是服用了必理通(對乙酰氨基酚片),半個小時后又服用了泰諾林(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這樣的誤用就可能造成對乙酰氨基酚過量,傷害身體健康。
2、 看清【適應癥】,避免吃錯藥
藥品適應癥是該藥品被批準用于治療疾病或癥狀的范圍,適應癥的增加、刪減都需要規范的履行申報、注冊、審批等流程。患者可以依據藥品說明書中的適應癥,結合自己的病情,自主選擇非處方藥進行自我藥療。但是,患者不可以自行診斷并根據適應癥選擇處方藥,只有醫師才能為患者開具處方藥。也就是說,使用藥物的目的是治病或調節生理活動。因此,最重要的問題是藥要對癥,不對癥,就不能使用。
3、 看清【用法用量】,避免用法錯誤
藥品是口服的還是外用的,口服的一次吃幾片,一天吃幾次。肝腎功能不好用量是否需要調整。餐前還是餐后吃,能否掰開吃。
對于不同的人群,如成人、兒童、老年人還會提示出針對性的劑量和用法。
4、 看清【禁忌】,避免誤用
說明書中的禁忌通常包含絕對禁忌和相對禁忌,“絕對禁忌”或者“禁用”是必須要禁止使用的情況和病癥狀態。相對禁忌則是指通常情況下禁止使用,但是在特殊情況下,仍會根據臨床治療需求,在嚴密監控下有限制的使用。禁忌就是禁令,違反就是誤用。幾乎每一個藥都有這一條:“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這跟人的體質有關,與用藥劑量大小無關。發生過敏后果很嚴重,青霉素過敏導致的過敏性休克就經常被媒體報道。另外,慎用往往是需要綜合考慮患者治療獲益和治療風險,在獲益高的情況下,密切監控治療過程,盡可能避免治療風險,其警示級別比禁用稍低。
5、 看清【注意事項】,避免特殊情況下用藥錯誤
該項是根據現有的治療經驗,提示醫務人員和患者注意在使用該藥品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需要注意的情況,其內容是和禁用、慎用情況密切相關的監護信息。例如,一般情況下,肝腎功能正常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療安全性較高。但是,腎功能不全患者使用該藥時,就需要根據腎功能減退程度,考慮調整劑量或慎用。同時,還需密切監測患者腎臟功能變化。例如藥物對生活方式的影響:吃了藥后能否飲酒、能否開車等。
6、 看清【貯藏】條件,避免存放錯誤
關注藥品是否應該放冰箱或者避光密封保存。對于藥物儲藏,家里的條件一般都能滿足,個別的要求放置冰箱冷藏。只有在這種條件下,才能確保藥品的有效期內有效。藥物一旦變質,就不能使用了。
7、超說明書用藥,根據醫囑謹慎使用
由于說明書都是基于臨床研究給出的確定性的信息,而臨床治療是不斷更新和進步的,因此藥品說明書的更新往往會滯后于臨床實踐,而藥品廠商往往出于費用考慮,不愿意自主更新藥品說明書。因此臨床上會有一些藥品的用法是超出藥品說明書的規定,比如西替利嗪說明書上沒有2歲以內兒童的使用劑量,但目前研究認為該藥可以使用于6個月以上的兒童的抗過敏治療,再比如很多藥品說明書都沒有孕期或哺乳期安全性的數據,但專業的醫師或藥師會參考國內外最新的臨床研究數據,給患者一個合理的用藥推薦。
總之,藥品說明書是醫生開處方,患者用藥的最重要依據。讀懂藥品說明書不僅是醫生的必修課,也是大家安全用藥的重要保證。因此,大家用藥前應仔細研讀藥品說明書,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