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來哪有不生病的,生病不可怕。但在生病以及康復后,不能另眼相待。”4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號召社區居民強化同情心、同理心,消除對出院患者的歧視。
同理心在溝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個人情商高的表現。
原文內容
那么什么是同理心呢?
01
同理心,又叫做 換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與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同理心雖然感覺對方的各種情緒,但不做出評判。是咨詢師需要具備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同理心可理解為是一種欣賞力、理解力以及能接受他人感情的能力。通過理解、接納、轉化對方的痛苦,讓對方得到理解與支持,是高情商的表現。
很多人不能區分同理心與同情心,從心理學角度看,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一個人具有同理心,并且運用到溝通中,那我們可以說這個人情商高,但是如果一個人具有同情心,那么我們卻不能依靠這個就認為這個人情商高,具體而言,兩者區別主要表現在:
心理學認為:有同理心的人能夠理解、預知別人的情感,并且能夠將自己代入對方的處境,客觀而冷靜的去感知對方的感知,關懷對方的需求。
因此同理心在與人溝通中具有重要作用。
02
提升同理心的方法:
1、接受對方觀點和情緒,對當下情況中對方的表現表示理解。接受對方觀點和情緒,就是站在對方那一邊,讓對方知道,自己是被理解的,并且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受到了尊重。比如,你可以說,“我理解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處境有多艱難”,“任何人經歷這樣的事,有這樣的反應,也是正常的。”
2、肢體語言也可以表達我們的同理心。當對對方情緒低落,或者傷心難過的時候,我們保持較近的距離,輕輕拍拍他的背或者他的肩膀,以表示自己的理解。適當地眼神交流,保持舒適的肢體動作。不要做一些小動作,比如看一眼手機或者手表,要將精力百分百地放在對方身上。
3、無條件接納并且做到無評判。無論對方說什么,都認為是對的,無條件接受對方觀點。對對方觀點不做任何評論,對對方價值觀不做任何判斷。同時對對方積極的品質表示尊重和贊揚,不但可以加深你們的關系,也是一種有效的應對困難的技巧。比如,“雖然你現在的處境很艱難,但你真的很堅強,一個人撐起了一個家。做到這種程度真的很不錯了,我為你感到驕傲。”
3、必要時予以確認,復述一下對方剛剛講過的話。復述對方的話一方面有助于確認我們對對方意思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讓對方有機會更深入地講述自己當下的感受,你可以說一些類似于“你丟掉工作,沒有收入,你現在也很難過。”
我們學習同理心,并不是就意味著我們變得世故和圓滑,而是通過一些方法和技巧,在與人相處時讓別人舒服,也讓溝通更加順暢。
我是大白,關注我了解更多情感心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