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查看詳細數據
本周四,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幅1.8%,創下兩年半來新低,也是兩年多來首次進入“1時代”。CPI下行意味著過去兩年高企的物價進入相對穩定狀態,也為央行貨幣政策調整帶來更大的空間,央行降息預期仍在,有專家預計年內還將面臨1至2次降息。投資者在進行理財時首先要將這一預期因素考慮在內。首選不受降息影響的理財產品,但這類產品一般流動性較差。對流動性有要求的投資者來說,可根據自身情況選長不選短。
國債:利率高過同期銀行存款
昨日,今年第二期儲蓄式國債正式開始發售,場面相當火爆。一直以來,國債都受到廣大投資者青睞,穩定、安全、票面利率始終高于同期存款是很重要的原因。
此次儲蓄式國債計劃最大發行總額300億元,其中3年期210億元,票面年利率4.76%;5年期90億元,票面年利率5.32%。若以同期央行基準利率計算,購買10萬元的5年期國債累計收益26600元,將比同期存款多獲得2850元的利息收入。
更重要的是,與銀行存款不同,國債收益率是不會因利率調整而改變的。因此,對于青睞國債的投資者來說,買的時間越早,收益越有保障。與今年4月份發行的第一期儲蓄式國債比,本期國債利率已經有所下行。其中,3年期票面利率降低了0.82個百分點,5年期票面利率降低了0.83個百分點。
不過,在取得超過銀行存款收益的同時,購買國債必須犧牲部分流動性。持有人如果提前兌付憑證式國債,按實際持有時間和分檔利率計息,同時要按兌付本金的1%交納手續費。資料顯示,從購買之日起,3年期和5年期本期國債持有時間不滿半年不計付利息,滿半年不滿1年按0.35%計息,滿1年不滿2年按2.70%計息,滿2年不滿3年按3.69%計息;5年期本期國債持有時間滿3年不滿4年按4.77%計息,滿4年不滿5年按5.13%計息。
分級基金A類產品:
約定收益是關鍵
此外,不受利率調整影響的還有分級基金的固定收益份額。按照產品實際,分級基金通過對基金收益分配的安排,分成預期收益與風險不同的兩類份額,即優先受益的類固定收益份額A類和具有杠桿特性的杠桿份額B類。由于杠桿份額B類具有杠桿特性,波動性較大,因此,A類份額更適合長期持有。
目前,基金公司A類產品的約定收益不盡相同。有的是一年期定存+N%,如廣發深證100指數分級[0.00 0.00%]基金招募說明書顯示,A類份額約定收益率為“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3.5%”,這類產品未來會隨著存款利率的變動而變動。當央行利率進入升息通道時更具有競爭力;另一類則是約定固定收益,比如即將發行的易方達中小板指[4484.80 -0.19%]數分級A類份額,固定收益份額約定年收益率高達7%,不受未來利率變化影響,可作為定存或國債的替代品。
理財產品和定存:
選長不選短
對于傳統理財手段,如定存、銀行理財產品、貨幣基金,其必然會受到利率下行的沖擊。隨著市場流動性逐步充裕,收益率走低是大趨勢。比如銀行理財產品6月份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在3.9%左右,7月份已經低至3.7%。在這樣的背景下,買長期比買短期更合算。
就銀行定存而言,兩次降息以后,目前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基準利率為3%,大多數銀行把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上浮10%到3.3%,足以跑贏CPI。但如果再迎來1到2次降息,短期定存與CPI的差距則會縮小,優勢不明顯。此時,不妨選擇期限較長的定期存款,如3年期至5年期定存鎖定利息收入。目前,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等五大行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則與央行最新的基準利率一致,分別為4.25%、4.75%。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則更有彈性,如東莞銀行、寧波銀行[10.08 -0.98% 股吧 研報]、杭州銀行、渤海銀行等上浮到頂,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為4.675%、5.225%。
銀行理財產品亦是如此,自兩次降息后,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跟跌。降息前,一個月左右的短期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在4.3%左右,現在已經下降為3.5%左右,有的大銀行收益率甚至不到3%。三個月至一年左右期限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雖然也在下滑,但多處于4%至5%區間內,相對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