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占地72萬平方米(長961米,寬753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用100萬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間半。
自明朝以來,故宮經歷了600多年的風云變幻,曾成為至高無上的金鑾殿閣,也曾在戰火中風雨飄搖,仿佛朝不保夕。
不管世事如何變換、朝代如何更迭,故宮始終屹立在原地,留給后人無限遐想的空間。

在這大大小小70多座宮殿里面,收藏著200萬多件珍貴文物。但你們知道嗎?它原本的收藏量遠不止這些的。
可惜,有一部分文物在戰火中被掠奪,還有一部分則在宮人的監守自盜里流失。

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偷盜事件”當屬溥儀在位期間,建福宮的那場離奇大火!
建福宮是個什么地兒呢?
這里可是乾隆皇帝的“藏寶庫”,他將最鐘愛的奇珍異寶都收藏于此。后來嘉慶登基之后,下令將其全部封存了。

建福宮
建福宮安安穩穩地度過了100多年,但在1923年6月27日深夜,它突然著火了!
因為火勢太大,再加上滅火設備落后,這場大火一直燒到了第二天中午才被撲滅。

滿地灰燼
大火過后,內務府以50萬的價格,將“廢墟處理權”賣給了一家金店。金店在廢墟上隨便撿一撿,就收到了一萬七千多兩被燒熔化掉的黃金!
當時,宮女太監們也主動參與到“撿垃圾”的行列中,畢竟就連灰燼都含金量十足。

說不定能在垃圾中找到寶貝呢
據內務府統計,這場大火共燒毀:金佛2665尊、字畫1157件、古玩435件、古籍數萬冊。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寶,可謂是損失慘重。
至于發生火災的原因?官方說法是電線失火。但很多人,包括溥儀都明白,這不過是宮人監守自盜的把戲。

進入民國后,內務府官員和太監勾結,經常將宮中貴重物品偷走變賣,京津一帶的古玩鋪就常常發現宮里的物件兒。
這種情況猖狂到什么程度呢?溥儀大婚時,婚禮剛結束,皇后鳳冠上的珍珠翡翠就被人換成了贗品……

皇后婉容和溥儀
而且火災發生的時間點也很有意思:前腳,溥儀下令清查宮內珠寶文物,后腳,建福宮就被燒了個干干凈凈……縱火滅跡的嫌疑實在太大了!
不過,即便在這樣“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清朝皇宮里的寶貝之多,依舊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雖然咱們無法窺其全貌,但從溥儀逃難時,帶出宮的400多件文物里……也能窺探到幾分當初的奢華。
| 溥儀退位后,帶出了多少寶貝 |
據不完全統計,光是溥儀回國之后,上交給國家的文物就有400多件,這些寶貝加起來的價值超過了15億(1950年左右)。

這些寶貝中,有珍貴的字畫。
1922年,溥儀以賞賜溥杰的名義,向宮外轉移出珍貴古籍210部、字畫2000多件(后來丟失了很多):

顧愷之·《洛神賦圖》

閻立本·《步輦圖》

周昉·《揮扇仕女圖》
還有很多珠寶首飾,主要是因為它們便于攜帶、收藏、換錢。
1925溥儀秘密潛往天津,在天津日租界內設立行宮。僅藏在日租界張園內的故宮文物和珠寶即達70多箱,而且件件是精品:

各類珠寶,連首飾盒都那么精致

溥儀鐘愛的懷表

田黃三鏈章!溥儀將它偷偷藏在棉衣里


這些珠寶的樣式,即使放到今天也不過時
在珠寶首飾里,翡翠占大頭,數量多達40余箱:




而其中呢,有2件翡翠首飾最為出名:
一件是一對圓條翡翠手鐲,被專家笑稱:它的價格,比馬云的全部財產還要貴!

另一件則是一條翡翠朝珠。
這條珠串后來被鐵寶亭收購,改成了兩串項鏈,賣給了“糖業大王”黃仲涵。他一條作為訂婚禮物,送給了兒媳佛姬兒·夏:

2011年
以2300萬高價成交
一條送給次女黃蕙蘭,成為了她數十年來“翡翠美人”的鮮明標志:

1994年5月,以695萬港幣拍出
這么看來,大家是不是覺得:清宮里的翡翠首飾,簡直個個都是極品?不少土豪都以“收藏一件清宮翡翠”為傲,覺得有文化底蘊,戴出去倍兒面子!
但你要明白,清宮翡翠不是在故宮收藏著,就是在拍賣會上壓軸呀!哪有那么多太監宮女的后人為了應急出售“傳家寶”呢~

這件麻花鐲賣了150萬
賣家謊稱自己是清朝宮女的后人
清代翡翠 大騙局!
目前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一些看似色彩斑斕、種水上乘的“清代翡翠”。
這些首飾大多擁有光怪陸離的身世,基本都跟“清宮”沾親帶故~言辭之間,讓你覺得它們是宮廷里流出來的玩意兒。

可惜,看著好看、聽著傳奇,但其實十有八九都是假貨!
這些清代翡翠,基本都是手鐲、珠串,每年被忽悠的消費者不計其數!


事實上,所謂的“清朝老翡翠”大多是B+C貨品,有些人甚至直接用冰翠冒充。
這些“冒牌貨”的成本,大多只有幾十或一兩百元,屬于賣了就能賺的主兒。

就算它是真正的清代老翡翠,我們所能接觸到的,也很少能遇到精品。因此,即使大家手里有閑錢、想要買件翡翠來投資一下,也別亂花錢!
| 收藏翡翠的3個重點 |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世紀70到90時代,鉆石、祖母綠、紅藍寶的價格漲幅分別為3倍、4倍、5倍和10倍。
而翡翠的價格漲幅足足有20倍……真不愧是玉石之王!

翡翠的漲幅如此驚人,可以說是誰也沒有預料到的!在早些年,基本是“誰入手,誰賺翻”:

芭芭拉·赫頓的這條翡翠珠鏈經過兩次拍賣:1988年拍出200萬美元;6年后價格飆升至420萬美元
不過,也不是每件翡翠都能升值的,最好要滿足下面3個重點——
選擇中高檔翡翠
從表格中大家可以看出,低端翡翠的價格一年不如一年,只有中高端翡翠的價格逐年平穩上升,一路飄紅:

近幾年的拍賣會上,高檔翡翠可以說是全場焦點。

例如19年10月的秋拍,翡翠就打敗了眾多貴寶石獨占鰲頭,拍品TOP10中就有三件!而且它們的成交價都遠超預估價:

3304萬港元(左)
2950萬港元(右)
物以稀為貴。高檔翡翠價格暴漲,一方面是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則是精品翡翠越來越少。
之前有內部消息稱:緬甸的玉石勘探區大概還剩5000多,截止2021年,這些礦區就會悉數到期!

抹谷礦區今年就會到期
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翡翠在近一兩年內,會迎來第一次漲價小高潮,但能漲到什么程度,沒人敢確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