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人性的扭曲?群體時代,由社會現象引發的思考
在面對社會熱點問題時,我們往往失去自己的判斷力。就像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所揭示的那樣:在傳統社會因素毀滅、工業時代巨變的基礎上,“群體的時代”已經到來。書中極為精致地描述了集體心態,對人們理解集體行為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心理學的思考發揮了巨大影響。這本書也成為我的心理學啟蒙書,使我想要在心理學的世界繼續探索。
在社會心理學的學習過程中,我就學習到了責任分散效應。為何明明在鬧市區,卻沒有人幫助倒地的老人?為何大家都在河岸圍觀,卻沒有人對落水者進行施救?在學習社會心理學之前,我很少去思考一件社會熱點后面蘊含著怎樣的邏輯,對于這一現象,也許我會簡單歸因為:這是人性的扭曲,道德的倫喪。
而結合社會心理學課程的學習,我學會更加辯證地去看待這些問題,并試著分析群體的心理特征。我了解到這其中蘊含著責任分散效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旁觀者效應。此效應的實質就是人多不負責,責任不落實。
除此之外,還可以用人們的從眾心理來解釋,也就是,當在場的其他人無行動時,個人往往會遵從大家一致的表現,采取一種“不介入”的態度,這是由于周圍環境或團體的壓力產生的一種符合團體壓力而改變自己態度與行動的從眾社會心理現象。
所以,當我們需要救援時,建議向特定的對象進行呼救。在后續的學習中,我對社會心理現象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會通過在生活不斷觀察來證實這些群體心理效應,這給我帶來了對于思考社會的積極影響,并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我也試圖告訴我身邊的朋友,不要動不動就對這個社會感到失望,不要消極人生。人是社會的動物。更好地了解社會,熟悉社會法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融入集體,或者,能夠更好地自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