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騁
相信每個看過《長津湖》這部電影的人,都會被中國志愿軍戰士為國征戰、英勇堅強的大無畏精神所感動。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他們用犧牲換來的,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
作為一名街道的社區工作者,我有幸面對面采訪了五位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志愿軍老戰士。這群最可愛的人,用最樸素的話語講述著震撼我心靈的經歷。71年前,是他們用那顆赤誠的心在冰天雪地的朝鮮戰場贏得了光榮的勝利。他們抱著絕不讓外人侵犯國土的信念,在血與火之中拼殺出了一條生路。
從左至右分別是:呂庭訓、朱伯民、王錫榮、惲寶林、王志祥(圖片來源: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街道)
采訪時,五位志愿軍老戰士都佩戴著勛章,每一枚勛章都代表著他們曾經的英雄經歷,這是屬于他們的榮譽。
在采訪中,我得知71年前,中國遠不及當時的美國強大,不但裝備的數量和質量不能比,在裝備維修能力上更是有著天壤之別,尤其是作戰飛機的維修。當時,負責飛機維修的技術人員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緊張的戰事中一再壓縮自己的睡眠時間,盡可能地掌握更多的維修技能,保障戰機能夠奔赴戰場。老戰士們說,看到現在的中國擁有那么多先進的武器裝備,再也不用擔心受欺負了。
71年前,他們就在漫天雪地中和敵人作戰,有戰友凍死在了戰斗崗位,卻依然保持著準備進攻的姿態。這些戰士大多二十來歲,甚至有些只有十七八歲,他們的青春就永遠定格在了異國他鄉的冰天雪地之中。他們沒能迎來最終勝利的時刻,但他們是我們永遠不該忘記的人,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但就是這樣殘酷的經歷,老人們紛紛表示,能夠親身參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是此生最光榮的事,如果再來一次,他們還是會去保家衛國。這質樸的話語深深地震撼著我,我想或許不僅僅是這五位老人,每一位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戰士,都懷著這樣一顆赤誠的心。他們告別家中的父母親朋,匆匆背上行囊,抱著要保家衛國的信念就踏上了這光榮的征途。我想,英雄就該是這樣的模樣,不需要多么高大健壯,只需要那一顆赤誠的心。
這次采訪讓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直面志愿軍英雄對我來說,既是震撼心靈的精神洗禮,也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難忘體驗。
71年過去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是志愿軍戰士們用鮮血、用生命換來的。作為后人,我們唯有牢記初心、砥礪前行,才能不負前輩們的付出。
(作者單位: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