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生的負擔越來越多,不少學生為了完成所有老師布置的人物,都要寫到晚上12點之后,如此沉重的負擔對孩子產生了嚴重的壓力,也會對孩子成長造成不良影響。只不過最近浙江省公布了一個減負的方案,向社會征求意見。這項政策就是小學生晚上九點之后,初中生晚上十點之后就不用寫作業,也就是說在這個時間段之后沒有完成家庭作業的,只要經過家長確認就可以不寫,老師看到簽名之后,也不得對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進行懲罰。
只不過不少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沒有其他的孩子優秀,同樣的時間里,自己的孩子非常可能完不成作業,只能延長時間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但是這樣的規定出臺之后,學生就有了借口不完成作業,減少了努力的動力,自己的孩子成績也會落后于人。該如何讓自己的孩子成績提高呢,而這種方式真的能幫助孩子嗎?
其實家長可趁此機會來培養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作業,就會給孩子們一定的緊迫感。不少孩子放學回到家之后,都是先玩手機,看電視。耽誤了不少時間之后才想起來寫作業。家長可以利用這條規定讓孩子好好完成作業,減少貪玩的時間。而且如果孩子提前準備好,家長在規定的時間內訓練孩子完成作業的效率,同樣能提高孩子對作業的認真程度,訓練他們的效率。而且還能培養孩子時間觀念,讓他們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
家長們還可以跟老師溝通,建議根據全班的總體平均能力來布置,同樣也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任務。同時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讓家長共同參與孩子的作業,也能讓家長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老師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家長也能繼續參與孩子的課外時間,讓家長進一步了解教育的目標,配合學校。當然前提是學校也要盡量配合家長,讓家長明白每項作業的用意和重要性。
如果在規定時間完成了人物,還可以繼續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之前因為過多的作業而忽略了孩子的興趣發展,正好可以利用這些時間來幫助發掘孩子的才能,讓他們除了課內知識之外,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在現在社會需要綜合能力的年代里,孩子多一項才能就多一條發展之路。
只不過這項政策還在征集意見中,家長能夠做的有許多,但是家長一定要參與孩子的教育之中,才能幫助他們走好未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