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三十而已》中的好妻子遭遇背叛
隨著電視劇《三十而已》火爆播映,話題熱度持續不減。劇中由演員童謠飾演的顧佳,是人們眼中“可遇不可求”的好妻子,不僅品行好,還有樣貌,有能力,雖然婚后“退居二線”,卻依然是能在大事面前掌控全局的重要人物。而在人前,她又會給足丈夫面子。
顧佳從青春期開始學會自立,母親離世不去怨天尤人,而是接納現實,努力拼搏,考上名牌大學,結婚生子后依然自律健身,一路成長為最好的自己。就是這樣一位“完美人妻”,卻在婚姻中遭遇了背叛。
作為公司老總兼煙花設計師的許幻山前往游樂場考察,負責接待的是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女生,她活潑熱情,對煙花設計師這個職業表現出極大的崇拜,自彈自唱送了許幻山一首歌,他就眼神迷離了。顧佳萬萬沒想到,自己辛苦找來的訂單,竟然成了丈夫出軌的契機。
婚姻中出現了第三者,原本風平浪靜的生活便一去不復返,丈夫看妻子,也越來越不順眼。作為妻子,顧佳首先要考慮的是至親至愛人的身體健康。許幻山檢查出脂肪肝,顧佳陪他一起不吃晚餐,“小三”卻頻頻用美食誘惑許幻山,還搬出“第八日蟬”的理論,鼓動他及時行樂。開了煙花公司,顧佳覺得每時每刻都像坐在火藥桶上,睡覺都不踏實,她讓丈夫銷毀存在安全隱患的煙花,許幻山卻因為“小三”喜歡,決定繼續生產這些危險的煙花……
顧佳的所作所為完全是一個妻子的合理行為,在她眼里,丈夫身體健康、公司順順利利,這些都很重要。而出軌后的許幻山不再理解妻子,反而覺得妻子管自己像管兒子。婚姻走到這一步,破裂已成必然。網友們紛紛意難平:“顧佳這么好,怎么婚姻還是破碎了呀?”那么你覺得呢?已經擁有了近乎完美另一半的人,也會背叛婚姻嗎?
同頻共振才是婚姻最美的樣子
妻子幾乎“完美”,丈夫居然還會出軌,人們自然紛紛抱不平。其實有一句話說得好:婚姻是否出軌,與人有關。
我們來看看,妻子的好,是誰認為的好?也就是說所謂的好是妻子一個人認為的好,還是夫妻兩人認為的好?往往很多的“好”都是:我是為了這個家好,我是為了兒子好,我是為了你好。可見,有些是妻子自己以為的好,并不是夫妻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這些好,滿足了妻子的心理需求,卻壓抑了丈夫的心理需求,也為日后的婚姻埋下了隱患。丈夫一直被推著往前走,心里卻有一個聲音在說“我們什么時候能松一口氣啊”,看起來很美好的家庭愿景,卻被悄悄地埋下了日后分裂的種子。
從個人的成長環境來看,有些人在親密關系中焦慮緊張,多是少年時期就沒有學會和異性友好相處。到了成年,自己一步步打拼,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就更加堅定了事事操心、事事運籌帷幄的掌控感,會讓親密的人產生“甜蜜的負擔”。
夫妻雙方中的一方高焦慮、超理性的行事方式,往往會忽略自己和身邊人的情緒感受。而親密關系是靠濃濃的情感緊密相連的,失去了情感,只有道理和對錯,家就會失去凝聚力,會像一盤散沙,一碰就碎。在親密關系中感覺時時被約束,時時被控制,只會像一個陀螺按照既定的線路旋轉,失去了本身人具有的活力與創造性。久而久之,就像被關在籠子里一樣,羨慕外界的自由與放松,一旦有機會就會毫不猶豫地飛出原來的家。
怎樣才能擁有不會出軌的婚姻呢?
一是尊重婚姻中個體的心理需求。長期在一起過日子,依靠的是道德的約束和情感的相連。婚姻的基礎條件是平等的尊重的相親相愛的親密關系。相互尊重就是尊重對方的想法、情感和心理需求,盡可能在不傷害家庭利益的前提下,滿足家庭里個體的心理需求。家里的好,要是家庭里的人共同協商一致的好,而不是單純的某一個人認為的好。
二是滿足婚姻中雙方多重角色扮演的需要。比如在妻子眼里,丈夫的角色扮演中既要滿足她期待的被寵愛的心理需求,還要滿足被丈夫的緊密愛意包圍的情感需求,同時還要滿足自己被深深吸引的情感需求。同樣,妻子的角色扮演若是能夠滿足丈夫對女性角色的情感期待和需求,外界的誘惑將不再是誘惑了。
妻子過度負責使丈夫時時有覺得自己表現不好的緊張感,長此以往,妻子處理外界事物的能力越來越強,而丈夫的能力越來越弱,夫妻之間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丈夫在婚姻中體會不到輕松與愉悅,平時的時間都被妻子塞滿,一旦妻子忙于別的事情無法顧及,他就不知道干些什么了,無所適從之后往往是放縱一回。
總之,婚姻是一場修行,是夫妻雙方盡心經營,滿足各自心理需求的結果。任何一方單方面地承擔過多,都會使另一方產生壓力,無法展現自己真實的樣子。比翼雙飛,同頻共振才是婚姻最美的樣子。所以,看起來擁有完美的另一半,卻未必擁有不會出軌的婚姻。“完美另一半”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們不如把精力放在研究相愛的另一半的期待和心理需求上,學會共同面對風險和挫折,一步一步穩穩地走向幸福。
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