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中,我們對待伴侶很容易陷入“應該模式”:
我是你老婆(老公),你應該懂我啊;
你應該早起鍛煉身體,我還不是為了你好;
不管發(fā)生什么事,你都應該把我放在第一位;
我發(fā)脾氣怎么了,難道你不應該讓著我?
一旦對方?jīng)]有做到,我們就生氣、委屈、不高興,覺得他不好。
在我們的心里有一個所謂正確的框架或標準,甚至有一幅清晰的畫面。然后用這個框架、標準或畫面去衡量現(xiàn)實生活中的伴侶,假如現(xiàn)實情況不符合心中所想,就會失望、對抗,想要改變。
小雪覺得自己嫁了一個不負責任的老公,比如每個周六她都安排一家三口去鍛煉,老公每次都推三阻四。眼看兒子越來越胖,他一點兒都不管,她感到很痛苦。周末鍛煉,已經(jīng)成為夫妻倆最大的沖突點。
后來,我了解到:小雪最喜歡的就是一家三口迎著朝陽在公園里跑步,她覺得既鍛煉身體又能增進感情。但是,老公工作很忙,公司離家還特別遠,平時早上6點就要起床,特別想周末多睡一會兒。雖然他不陪孩子晨跑,但一有空兒就會陪孩子聊天談心,或者玩點兒別的。
我建議小雪,周末由她去陪孩子跑步,讓老公在家休息。小雪愣住了,認為:孩子鍛煉這種事,就應該爸爸陪啊。
其實,小雪痛苦的根源不是老公不負責任,而是她的這個“應該”。親密關(guān)系中,所有的不滿背后都有一個“應該”,一旦陷進去,關(guān)系就踏入了不見底的深淵,被批評、指責、抱怨、憤怒所籠罩。
如果執(zhí)著于一個標準和一個畫面時,我們感受愛的通道就是狹窄的,無法看到表達關(guān)心和愛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就如小雪一般,她只覺得帶兒子鍛煉是愛兒子,卻沒有看到陪兒子談心也是愛的一種方式。
我們經(jīng)常會打著“為你好”或者“為這個家好”的旗號,強迫別人按自己的意愿去做,或者違背他人的意愿,以為這就是愛和善意。但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應該必須為你做什么,也沒有人會完全按照你的標準去做事。
在親密關(guān)系中,我們還會說:“因為你是我的愛人,你就應該……”如果僅僅因為對方是你的愛人,你就認為他應該為你做什么,就必須對你負責任,而他沒有滿足你的期望,就得背負理所當然的譴責。這就相當于說:當他成為你的愛人之后,就自然而然地欠了你一生還不清也說不清的債務一樣。
所有人在你面前所呈現(xiàn)的想法、行為以及情緒反應,沒有應該怎么樣,他所呈現(xiàn)的一切就是應該的樣子。當我們陷入他/她應該怎么說怎么做的時候,我們就掉進了矛盾和痛苦的深淵。
因為,沒有人喜歡被說教,沒有人喜歡被控制。當我們想要改變對方時,無論出發(fā)點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確,其實都傳遞出一種信息:我不喜歡你現(xiàn)在的樣子,你應該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當我們始終為了一個標準、一個要求感到疲憊不堪,這關(guān)系一定有了問題。請你覺察一下:在關(guān)系中,你是不是想了太多的應該與不應該、公平與不公平、誰對誰錯?你是不是用了太多精力想讓對方按你的標準說話做事?
每個人骨子里都希望隨心所欲,所以人與人之間會有矛盾,而健康的關(guān)系是在自律和任性之間找到平衡。
婚姻中,“你應該”往往成為一個看不見的深淵。如果能跳出這樣的深淵,你會發(fā)現(xiàn)多了一份釋懷和自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