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Leah
當面對一位抑郁癥患者時,絕大多數的人可能會小心翼翼地對待ta,去認真思索ta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說錯了話或做錯了事便釀成了“慘劇”。
還有一些人,當他們面對抑郁癥患者時,疑惑和不屑這兩種情緒會占據他們的內心。
“不就是心情不好么?裝什么抑郁。”
“你就是想太多了,別想那么多就好了。”
“你這都是自己給自己添堵。”
無論是哪一種對待方式,我想說,這都不是正確的方式。
對任何身體上或者心理上“不健康”的人來說,“區別對待”從來不是能讓他們病情改善的原因之一,反而會加重他們的病情。
身為非專業人士,我們該怎么做,才能讓一位抑郁癥患者重拾愉悅的情緒呢?
〔01〕傾聽
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心情煩悶,渴望找朋友聊天。
在你和ta專心傾訴自己生活中的苦惱時,ta突然打斷你開始說自己的事情,或者發表對你所訴說事件的消極看法,你會是什么心情呢?
我曾經有過不少朋友,在我每次和他們聊天,想要通過傾訴而釋放內心壓力時,他們總是會對我說:
“你這算什么,我曾經就….”,或者說:“哎呀,你這都不是事兒,根本沒必要說。”
這些朋友,讓我一度覺得自己嬌柔做作,本來沒什么事還偏要浪費別人的時間;讓我一度不愿意去和朋友透露自己內心的真心情緒和感受。
一直到我遇到了真正為我著想,為我好的朋友。
他們愿意傾聽我說的每一句話,并且在我說完之前不會打斷我,也不會輕易發表自己的評價,更不會用他們所經歷過的事情與我所經歷的事情進行比較。
我很感激他們。
是他們讓我意識到了向朋友傾訴尋求幫助并不羞恥。
是他們讓我意識到了學會傾聽的重要性。
也是他們,成為了我最堅定的朋友,在我成長的道路上一直協助著我,和我一起前進。
學會傾聽,是幫助抑郁癥患者的第一步,只有在真正感同身受的情況下,才能剛好地為ta提供建議或幫助。
〔02〕共情
共情的基礎條件其實就是傾聽。
當我們完全了解了抑郁癥患者所經歷的一切事情,所看到的、聽到的一切事物,我們才可以更好地將自己放置在ta們的角度上,以ta們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
而不是以一個旁觀者的態度指指點點,嗤之以鼻。
抑郁癥患者最擅長的事情就是自我否定,不需要他人。
而對他們而言最極致的否定就是:
他們所身處在巨大的痛苦之中,而這種痛苦是大部分人沒有的,因為這種痛苦不被旁人認同和接納,使得ta們愈發地痛苦,愈發地否定自我。
連關心我的人都看不到我背后的巨大深淵,這是一種極端的無助與孤獨。
在我初中的心理健康課上老師就有說過,當你在安慰別人時,“你一定很難過吧”會比“別難過了”更有效地多。
“你一定很辛苦,抱抱。”,希望每一位抑郁癥患者都能從最親近的人口中聽到這么一句話。
〔03〕和解
學會對抑郁的情緒進行處理,是抑郁癥患者的當頭難題。
當抑郁的情緒來襲,ta們憎恨這種狀態下自己,迫切地想要逃離。
但越是想要脫開束縛,似乎就被無形的情緒捆綁得更為扎實。
當想要求生的希望一點一點被惡魔般的力量吞噬,也許ta們會慢慢放棄掙扎。
我們需要告訴ta們:“這并不是你的錯。換做是別人,或許也會和你有相似的經歷。”
只有ta們意識到了自己沒有錯,才會停止自我否定和自我攻擊,才會愿意去耐心尋找方法解決問題。
當情緒撲面而來時,不要害怕它。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遲早有一天會離去。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找到正確的方法去迎戰。
嘗試著去尋找可以讓自己情緒放松的事物或人,放棄逼迫自己去做一些“應該做”但是不做也死不了的事情;
把“愛自己”放在第一位,有什么想要的想做的就立馬去做;
強化和訓練積極的、正面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當負面思維再次出現時才能更好地回避;
打造和規劃讓自己更舒服的生活方式…
抑郁癥患者并沒有錯,只是ta們尚未找到自己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人生路漫漫,我們唯一的責任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比昨天更開心的人。
參考文獻:
1.知乎_人類維修師MMMia_怎樣讓一個抑郁的人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