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一個吸煙者的遺愿清單,你很可能發(fā)現(xiàn)其中一條是下定決心戒煙。事實上,超過五分之四的當前吸煙者嘗試過一次戒煙,甚至嘗試過幾十次。由于戒煙之路曲折漫長,許多人選擇了折中方法,即減少每天吸煙的數(shù)量。不幸的是,減少吸煙數(shù)量并不能降低長期吸煙風險,包括心臟疾病和癌癥。即使一天幾根煙也可增加心臟疾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1]。
你可能聽說吸煙會增加肺癌患病率說法,如今大多數(shù)人也都意識到煙草使用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但對煙草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卻認識不足。全球成人煙草調查的結果顯示,在中國,不認為吸煙導致腦卒中和心臟病發(fā)作的成年人所占的比例分別為73%和61%[2]。
我們要知道的是,煙草煙霧中含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分為顆粒相和氣相兩種狀態(tài)。
顆粒相煙霧中含有一種大眾熟知的物質——尼古丁,一種與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肌收縮力增加相關的高度成癮物質,還包含氣溶膠總殘留物(焦油),它們通過以下途徑共同引發(fā)心臟?。貉装Y、內(nèi)皮損傷(血管內(nèi)層)、血栓形成增加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
而氣相煙霧中含有一氧化碳和其它有毒氣體。一氧化碳會取代血液中的氧氣,減少心肌和其它身體組織的氧氣供應。
煙草的這些病理生理學效應使吸煙者和被動吸煙者都易于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或動脈狹窄,導致各種心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外周動脈疾病和主動脈瘤。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煙草制品必然有害,包括無煙煙草,無煙煙草含有2000多種化合物,也包括尼古丁。無煙煙草制品中所含的重金屬如鎘和其它物質以及甘草或朋克灰等添加劑,會對心血管系統(tǒng)產(chǎn)生不利影響。無煙煙草也可能通過急劇升高血壓,誘發(fā)慢性高血壓而導致心臟疾病,與致命性心肌梗死和腦卒中之間都存在相關性。
電子煙也稱為霧化芯、電子雪茄或霧化裝置,是一種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tǒng),是電池驅動裝置,用于加熱溶液或電子液體,以產(chǎn)生含有調味液和尼古丁的霧化混合物供使用者吸入。它們還排放各種可能有害和有毒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會導致一系列顯著的病變。心血管系統(tǒng)對尼古丁和其它有害化學物質非常敏感,并且身體會受到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tǒng)的直接影響(例如動脈變窄、心率加快和血壓升高)。迄今為止的證據(jù)表明,電子煙所含的毒物一般低于卷煙煙霧。然而,長期使用電子煙,仍然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與吸煙相關的其它一些疾病。
哈佛大學醫(yī)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一個人一生吸煙越多、吸煙時間越長,就越容易導致心臟壁增厚,受損更嚴重,心衰風險更大。好消息是,吸煙對心臟壁的負面影響在戒煙之后可以逆轉[3]。
世衛(wèi)組織推薦了有效的藥物用來戒煙,如尼古丁替代療法、安非他酮或瓦倫尼克林,可幫助煙草使用者戒煙。
另外附上戒煙后身體狀況的變化規(guī)律:
20分鐘內(nèi),心率減緩,血壓下降;
12小時內(nèi),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減至正常水平;
2‐12周后,血液循環(huán)改善,肺功能增強;
戒煙6周后,97%的口腔白斑病灶完全消失;
戒煙后一至九個月內(nèi),咳嗽和氣短緩解;
戒煙一年后,冠心病的風險比吸煙者大約降低一半;
停止使用無煙煙草后一至四年內(nèi),死亡風險比繼續(xù)使用者降低將近一半;
戒煙后五至十五年,腦卒中的風險與不吸煙者相當;
戒煙十年后,肺癌的風險降至吸煙者的一半左右,口腔、咽喉、食道、膀胱、子宮頸和胰腺癌的風險降低;
戒煙十五年后,冠心病的風險與從不吸煙者相當。
所有年齡段的人,如果已經(jīng)發(fā)生與煙草使用有關的健康問題,仍可以從戒煙中獲益。與持續(xù)使用煙草者相比的益處:
30歲左右:增加將近十年的預期壽命;
40歲左右:增加九年的預期壽命;
50歲左右:增加六年的預期壽命;
60歲左右:增加三年的預期壽命[2]。
參考文獻
1. 譚玲希.吸一支煙也太多:輕度吸煙的危害[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版),2017(11):30-31.
2. 煙草如何傷害心臟?[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8,13(03):288-290.
3. 吸煙增加心臟衰竭風險[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8,34(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