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一種致命但可預防的人畜共患病,病死率幾乎100%。根據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數據,2020年1月至8月中國狂犬病發病數量為137例,死亡人數為101人;2019年中國狂犬病發病數量為290例,死亡人數為276人。面對如此之高的死亡率,提高全民對狂犬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有利于預防狂犬病的發生和控制其發展進程。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稱瘋狗癥,因狂犬病患者怕水、恐懼流水聲,亦稱恐水癥,是一種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狂犬”主要指帶有狂犬病毒的狂犬、病貓及病狼,人被患病的動物咬傷,動物唾液中的病毒通過傷口進入人體而引發疾病,少數患者因眼結膜被患病的動物唾液污染而患病。臨床上大多表現為特異性恐水、恐風、痙攣以及進行性癱瘓等癥狀,嚴重者因呼吸麻痹與延髓性麻痹而死亡。
二、臨床表現
潛伏期:大多數在3個月以內發病,超過半年者占4%~10%,超過1年者約1%,平均在20~90天。潛伏期的長短與年齡(兒童較短)、傷口部位(頭面部咬傷的發病較早)、傷口深淺(傷口深者潛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數量及毒力等因素有關。
臨床表現可分為狂躁型(腦炎型)、麻痹型(靜型)兩種類型。狂躁型狂犬病的病變主要在腦干、頸神經或更高部位中樞神經系統,麻痹型狂犬病的病變則局限于脊髓和延髓,因而兩者臨床癥狀稍有差異。主要臨床特征為恐水、麻痹和癱瘓。
三、如何預防?
1.管理傳染源
對家庭飼養動物進行免疫接種,管理流浪動物。對可疑因狂犬病死亡的動物,應取其腦組織進行檢查,并將其焚毀或深埋,切不可剝皮或食用。
2.正確處理傷口
被動物咬傷或抓傷后,應立即用肥皂水反復沖洗傷口,傷口較深者需用導管插入,以肥皂水持續灌注清洗,力求清除狗涎,擠出污血。一般不縫合包扎傷口,必要時使用抗菌藥物,傷口深時還要使用破傷風抗毒素。
3.接種狂犬病疫苗
防止發病要接種疫苗,包括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人一旦被咬傷,疫苗注射至關重要,嚴重者還需注射狂犬病血清。
主動免疫:(1)暴露后免疫接種,一般在被咬傷者0天(第1天,當天)、3天、7天、14天、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針,共5針。成人和兒童劑量相同。嚴重咬傷者,除按上述方法注射狂犬病疫苗外,應于0天、3天注射加倍量。(2)暴露前預防接種,對未咬傷的健康者預防接種狂犬病疫苗,可按0天、7天、28天注射3針,一年后加強一次,然后每隔1~3年再加強一次。
被動免疫:創傷深廣或發生在頭、面、頸、手等處,同時咬人動物確有患狂犬病的可能性,則應立即注射狂犬病血清。血清中含有高效價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直接中和狂犬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