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瑯峰的斜坡上,倒下了一棵大樹。據博物學家說,這棵巨樹的年齡約為四百歲,枝葉蔥蘢,參天蔽日,在四百年的悠長歲月之中,遭遇了十四次雷擊、無數次雪崩、無數次狂風暴雨,仍然屹立不動,可是最后卻被甲蟲吃倒。甲蟲成群結隊,不停地從樹皮蠶食到樹心,使這棵尚在盛年的巨木轟然倒下。
閃電不可謂不兇,狂風不可謂不猛,暴雨不可謂不疾,但它們都沒有將大樹打倒,而大樹最終卻倒在了小甲蟲的嘴里,為什么呢?因為閃電、狂風、暴雨雖威力無邊,但它們卻缺乏持久性;甲蟲雖小,但它們卻能一步一步地干下去,不放棄不停頓,終成大事。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啟示:力量薄弱的小人物,只要能夠堅持不懈地向著目標進發,每天進步一點點,一樣可以成就大事,完成大人物所不能完成的事。
日行千里而一勞永逸,不如日行百里而勤力不怠。無論你的起點多么低,只要不停留在今天的成就上,你的人生都將達到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齊白石本是個木匠,后來靠著自學成為畫家,并榮獲國際和平獎金,然而他始終不滿足于已經取得的成就,不斷汲取歷代名畫家的長處,改變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以后的畫,明顯地不同于60歲以前;70歲以后,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后,他的畫風再度變化。據說,在齊白石一生中,畫風至少變了五次。即便他已到80高齡,還每日揮毫不輟。有時,來了客人或他身體不適,不能作畫,過后他也一定補畫。正因為齊白石在成功之后仍然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為成熟,形成了獨特的流派風格。
自滿將導致停滯,它是前進的終點。但是,如果你想取得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功,你就永遠要將現在當起點,不能因已有的成就志得意滿。否則,你很快就會被那些更勤奮的人超越,成為落伍者。永遠不讓“發動機”熄火,在取得一點成就后,不斷地給自己加壓,以更大的熱情去獲得新的成就,這正是成功的要點。
當你制定了行動計劃并且邁出了第一步之后,目標就已經開始向我們招手。可是,隨之而來的是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障礙,對我們的智慧、意志和毅力進行各種挑戰和考驗。這時,你也許會找到一些借口讓自己松懈,退縮甚至放棄,但是,能夠成功達成目標的唯一選擇是: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沒有任何借口。
許多人做事總想一開始就看見成果:做生意想一開始就賺錢,打工想一開始就受到老板重用……一旦不順利,就懷疑自己最初入錯了行,選錯了公司,一門心思想放棄。
在現實中,很多人貪多圖快,總想一舉成功,這是一種可怕的暴發戶的心理。事實上,多數工作需要人的耐心。你一點一滴地去做,才能穩穩當當地獲得工作的成果,否則,便會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不甘心放棄,但又沒決心前進。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恨不得馬上成功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你只能一點點積累成功條件,就像燒開水一樣,一點點升溫,最后你的事業終究會沸騰起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