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上升,柑橘已經到了保花保果的關鍵時期,柑橘保花保果具體該用什么藥劑?蕓苔素還是赤霉素?到底該怎么用?
保花保果是柑橘種植重要的一個環節,很大程度決定今年的產量收益。而蕓苔素和赤霉酸(920)是柑橘保花保果最常用的兩種調節劑,有的種植戶更信任蕓苔素,有的則習慣用赤霉酸。那么到底哪種保花保果效果好?二者各自的特點是什么?能不能一起用?今天給大家一個解答。
蕓苔素
蕓苔素是被世界稱之為第六大植物內源激素,能充分激發植物內在潛能,全面調節與促進植物的生長,充分發揮生長優勢。其保果原理是協調樹體內源激素的平衡,加強植株對營養物質轉化、吸收,從而滿足果實發育對養分的需求,減少落花落果。
蕓苔素在柑橘保花保果上的應用:
1、在花蕾期,天然蕓苔素+磷、硼、鋅葉面肥,可以提高花粉活力和坐果率,保證前期幼果數量。
2、在遇到不利于坐果的自然因素影響時,如干旱、澇害、倒春寒等,葉噴天然蕓苔素+氨基酸葉面肥,可提高植株抗逆能力,降低不利因素造成的危害,而達到保果。
3、對于落果不嚴重的柑橘品種(如春見),一般在生理落果期用天然蕓苔素+磷、鉀葉面肥來保果。如果用赤霉酸來保果,會引起果皮變粗影響品質。
4、當花多且太弱時,在謝花2/3后葉噴天然蕓苔素+磷、硼肥,可提高花的質量。
赤霉酸
赤霉酸,是一種促進生長的植物激素,坐果期脫落酸含量高會誘發產生離層而引起落果,赤霉酸的保果原理是抑制脫落酸的形成,同時提高幼果調運營養物質的能力,從而減少落果。
赤霉酸在柑橘保花保果上的應用:
主要用于易落果品種保果,如不知火、臍橙、砂糖橘、溫州蜜柑、無核沃柑等。
1、謝花2/3后,使用赤霉酸+蕓苔素+磷、硼葉面肥,保果。
2、謝花15天后,赤霉酸+蕓苔素+高鉀葉面肥,穩果。
赤霉素施用注意:
春梢沒有老熟時使用會拉大嫩葉,加劇梢果矛盾,引起更多落果。
赤霉酸使用次數過多或濃度過高易導致葉片卷曲、葉片變薄轉綠變慢,果皮增厚變粗、不化渣,品質下降,夏梢萌發量多等不良影響。
蕓苔素通過平衡樹體激素,促進養分吸收轉化保花保果,具有壯花、保果、逆境保果等多重功效;赤霉素通過抑制果柄脫落保果。
建議:兩個藥劑完全是可以結合使用,蕓苔素可以降低單用赤霉酸導致果皮粗厚、品質下降的風險,達到“取長補短、錦上添花”的作用。
附:蕓苔素介紹
蕓苔素內酯(簡稱BR)是一種廣譜高效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它最早由美國農業科學家于1970年發現,定名為油菜素,又稱蕓苔素。
但由于提取天然蕓苔素內酯的成本相當昂貴,一直難以實現在農業生產上的普及使用。90年代后蕓苔素人工合成成功后,并實現工業化生產,正式在農業上使用。
與早期發現的5種生長調節劑相比,因蕓苔素內酯用量最小而效果最高,被稱為第6類植物激素。
蕓苔素內酯的作用
蕓苔素內酯在促進作物增產和提高品質上,有別于其它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單向針對性。
不單具有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提高光合作用、調節營養分配,促進莖葉碳水化合物向子粒轉運、提高作物對外界不利因素的抗逆能力、促進植物弱勢部位的生長能力等功能。因此,其具有極為廣泛的可用性及實用性。
苗期促根
用作種子處理或苗床期噴灑,對水稻、小麥、玉米、蠶豆、煙草、蔬菜等作物的幼苗根系有明顯的促生長作用。根系鮮重比對照增加20%~50%,干重增加15%~107%,表現為根深葉茂,苗株茁壯。
營養期促長
蕓苔素內酯具有促進細胞分裂和細胞伸長的雙重作用,又能提高葉片葉綠素的含量,增強光合作用,增加光合同化產物的積累,因而有明顯的促進植物營養生長的效應,可以提高作物的產量。
生殖期促實
蕓苔素內酯能提高花粉的發芽率,促進花粉管伸長,有利于植物的受精,從而提高結實率和座果率。特別是它還能提高植物的弱勢部位,進而提高頂尖部位的結實率。作物成熟期表現為粒數和粒重增加,瓜果類表現為果實均勻,改善作物品質。
增強抗逆性
蕓苔素內酯進入植物體內后,不僅加強了光合作用,促進了生長發育,而且對植物細胞的膜系統有保護作用,能激發植物體內某些起保護作用的酶的活性,可以大大減輕由于逆境下植物體所產生的有害物質(如丙二醛等)對正常功能的損害。
大量實驗研究和大田實驗都證明,蕓苔素內酯的確能增強作物的抗逆性,尤其是在抗干旱和抗低溫方面,作用更為明顯。
緩解藥害
打除草劑,或錯用殺菌殺蟲劑,或濃度配比不適時,容易出現藥害,及時使用蕓苔素加優質葉面肥能調節養分輸送,補充營養,減輕因用藥不當對作物的傷害,加快作物恢復生長。(溫馨提醒:在處理藥害的時候,要注意蕓苔素內酯的使用濃度,濃度過高可能反而會加重藥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