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比倫的北部有一個伊朗高原,高原上生活這幾個古老的民族,有埃蘭、米底和波斯。波斯在其興起前曾臣服于米底王國, 米底人曾臣服于亞述帝國。
埃蘭也是波斯地區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位于今天伊朗的西南部,公元前三千年以前在底格里斯河東岸建國。他們以善戰的人民著稱。在公元前2700年至前600年期間屢次被滅及復國,最后于前639年被亞述所滅。
公元前558年,波斯領袖居魯士在波斯稱王。公元前553年,居魯士二世舉兵反抗米底統治,并于公元前550年取代米底對波斯地區的統治。
公元前547年居魯士武力入侵征服了當時小亞細亞西部的呂底亞王國,當時的呂底亞王國是首先鑄造貨幣的國家,所以經濟非常發達非常富裕。
公元前546以后,居魯士向東武力入侵征征服了中亞地區。公元前539年,居魯士武力入侵新巴比倫王國
但是不幸居魯士在公元前529年的戰斗中身亡。居魯士死時,波斯帝國已經是橫跨歐亞的大帝國。波斯帝國最東方的據點與中國新疆相鄰的,波斯人在那里建立了居魯士城。居魯士之子登位后,繼承父志繼續擴張,則最終于前525年征服了古埃及。
在這之后的,波斯發生了內亂,但被七個貴族平定了,其中一個貴族叫大流士,他成為新一代的波斯國王。大流士時期,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大流士在前521年揮軍向東征服了印度河平原,向西則出兵多瑙河三角洲,波斯帝國無疑是當時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也是第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大流士被尊稱為萬王之王。
比起亞述人來,波斯人的征服戰爭不那么殘暴,對于廣大被征服地區的行政管理很寬容。他們給當地民族很大的自由。波斯人使大家感到他們尊重,而且保護當地民族的宗教信仰,如居魯士允許所有希望離開的猶太人返回在猶太的故園,并重建他們在耶路撒冷的神廟。這項開明的政策的確換來了波斯帝國的強盛。
對波斯帝國政府來講,它遼闊的領土仍使交通通訊成為一個壓力很大的問題。它修建了寬闊平整的驛道,沿途為政府的信使準備了可供換騎的驛馬,這些措施加速了陸路通訊速度。最長的一條驛道起自地中海,西至伊朗高原的蘇撒,全長2400公里。另一條著名驛道是從巴比倫經伊朗高原至印度河。
波斯人喜歡朝著火爐膜拜,因為他們認為波斯最偉大的神馬茲達就在火里。所以無論是祭壇還是家里的爐子,火都必須常年點燃。由于拜火,所以波斯人信仰的宗教便叫拜火教。在中國還有個名字祆教。
在中東,經歷了亞述王國,新巴比倫,終于形成了巨大的帝國波斯。可惜當時在地中海對岸有一個更偉大的國家希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