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君士坦丁大帝以后,羅馬又分成兩部分,西羅馬和東羅馬。西羅馬的首都是羅馬城,統治著現在意大利法國英國西班牙這些地區,東羅馬的首都是君士坦丁堡,統治著中亞北非這些地區。但不管是西羅馬還是東羅馬都越來越衰弱,已經越來越抵擋不住其他民族的入侵。
對西羅馬而言,北方的日耳曼部落已經讓它難以應付,但一個更厲害的敵人來了。
記得匈奴嗎,當年漢武帝曾經派衛青、霍去病攻打過他們,在東漢時我們徹底擊敗了匈奴,他們一分為二,一部分投降了漢朝,另一部分向更西更北的地方逃跑了。之后的幾百年不知道他們去了哪里,估計他們在亞洲和歐洲之間的某個地方游蕩,但在公元400年左右他們突然出現在歐洲,連野蠻的日耳曼部落都打不過他們,對他們非常害怕,于是他們都跑到西羅馬來避難,西羅馬又趕不走這些日耳曼人,西羅馬帝國就更加混亂。
后來匈奴人出現了一位著名的領袖叫做阿提拉,他統一了匈奴,并想征服全世界。于是他向西羅馬帝國發動了進攻。
當時羅馬有一位著名將領叫做埃提烏斯,準備保衛羅馬,他聯絡了曾經的敵人日耳曼部落的西哥特人以及其他的一些部落,那些部落也意識到匈奴人才是最可怕的敵人,必須團結起來抵抗匈奴人。
西羅馬帝國的軍隊和西哥特人以及其他一些日耳曼部落的軍隊和匈奴大軍在巴黎附近的沙隆展開了決戰。當時雙方各有50萬以上的軍隊,這也是當時歐洲有史以來最大的會戰,我們現在成為沙隆之戰。所有的西羅馬人和日耳曼人都知道戰爭對他們意味著什么,他們都拼死一搏,最終他們取得了戰斗的勝利。這次戰斗的勝利意義非常大,因為羅馬的文明被保住了,否則整個歐洲都是野蠻的匈奴人的天下。
匈奴人在沙隆失敗后并沒有放棄進攻,他們又轉向進攻羅馬城,這次他們再沒有遇到抵抗,大軍一直來到羅馬城下,大家都以為羅馬城要被毀了,這時教皇走出了城,他沒有帶武器,而只是和匈奴的首領阿提拉談了談,我們現在都不知道他們談了什么,結果是阿提拉撤軍了,人們認為是教皇的精神和思想啟迪了阿提拉。
匈奴大軍撤軍后西羅馬帝國并沒有好起來而是更加衰弱,特別是名將埃提烏斯死后,西羅馬帝國很快崩潰了,這時在北非的汪達爾人還趁機洗劫了羅馬城。終于在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野蠻的日耳曼人結束了,一個時代也結束了,歐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那就是中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