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指導:新初一學生如何閱讀文言文
如何看待古文言文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應該成為中學生閱讀能力的組成部分,中學語文教學要把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作為教學任務之一。這就要求我們做好文言文的起點教學,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積累知識。初一的學生往往對閱讀文言文有一系列心理障礙。如老師的一貫性教學缺乏趣味性,這樣就使他逐漸對文言文產生厭惡感。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教師的教學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初一文言文教學中,有以下三點:
1、導讀為先,引導預習。大綱中明確了一點要求“讓學生多讀,通讀誦讀,培養學生對文言詞語、文言句式的敏銳的感受”,根據這一點我采取了引導學生預習、閱讀,自己先初步明白文意的方法。在學生讀課文之前,給予學生明確的提示,要求學生第一遍通讀課文,勾出生字、詞,借助注釋或工具書明白它的音、形、義;第二遍閱讀,疏通文章文意,理解文章的結構層次,初步把握文章中心;第三遍閱讀,將自己在理解中的難句找出來,準備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解決;再試著說明一下文章寫作特點,最后準備把課文用故事形式講出來。堅持用這種方法指導學生,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2、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一開始,我沒有什么教學的經驗,在課堂上以串講為主,后來發現這樣壓抑學生了的思維,學生在課堂上 非常依賴老師。沒有了活力的學習就不會有創造,這樣學生沒有辦法去適應難度更高的高中學習,也不能達到文言文教學的目的及不能體現學習文言文的意義。那么在課堂上怎樣才能讓學生明確重難點,又不至于完全讓教師牽著鼻子走?我在教學中變過去“串講到底,包辦翻譯”的做法,先讓學生把自學中梳理出來的問題一一提出來,由教師板書寫在黑板上,然后請學生討論,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這種做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優秀文化的寶貴遺產。它凝聚
3、立足課堂,知識外延伸。課堂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核心部分。我們只是把目光放在課堂教學上是不行的,我們還要把課堂的知識帶到課外,做到內外的結合,找一些淺顯的課外閱讀的文言文語段,給他們適當講解,既吸引興趣又增加知識。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培養遷移能力,又復習了已學知識。學生的潛能也就能得到開發。
所以,對于初一學生學習文言文我們要引起重視,在起點的時候就能讓學生學會不斷積累,掌握學習方法。這樣我們才能達到我們文言文教學的目的,真正地讓學生去領略我國的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個人的修養,做一個有內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