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到嗎,今天要介紹的這部國產青春片《過春天》。
竟然出自一位全職媽媽之手。
雖然是女性導演的處女作,啟用的也都是新人演員。
但豆瓣7.9分的高口碑,讓這部處女作帶給我們“不一般”的感受。
女主佩佩,是一個“十六歲、卜卜脆”的“單非”少女:
在香港上學,卻住在深圳的單親家庭“跨境學童”。
她每天早晚都要過深圳海關,往返深港兩地上學、生活。
為了實現跟閨蜜阿Jo一起去日本看雪、喝清酒的愿望,佩佩想盡辦法掙錢:
賣手機殼、幫同學貼膜、偷媽媽的煙……但遠遠不夠。
在一次趴體上她認識了阿Jo的社會男友阿豪。
又無意間一腳踏進了“水客”;
這個原本與她不會有任何交集的地下世界。
穿著校服、看上去一臉單純的中學女生,在過關時最不容易被懷疑。
因此大膽的佩佩利用自己的年齡和身份優勢。
當起了從香港走私蘋果手機過境到大陸的兼職“水客”,鈔票從此滾滾來。
這份兼職她越做越順手,帶頭人花姐對她也是贊不絕口。
在這里,她似乎找到了在原生家庭里找不到的歸屬感。
甚至,還有朦朦朧朧的初戀。
但是當她越陷越深,才發現成年人的世界原來水這么深。
而她,原本以為自己已經是可以獨當一面的獵犬,實際上不過是別人眼中的一只羔羊。
《過春天》和《嘉年華》《狗十三》一樣,都是從女性視角出發的少女成長故事。
而《過春天》的重點,在于佩佩這樣生活在雙語雙色世界中的“單非”少女找到自我認同的過程。
片名既是就是走私手機水客代表,“成功過境”的黑話。
也是暗指佩佩,度過混沌曖昧青春期的蛻變歷程。
她在心中暗暗依賴著父親,會在他給零花錢時又抽出兩張還給他。
看到他有了新的家庭,她就再也不去打擾。
她一直與母親不和。
那個總是跟牌友抽煙、喝酒、打麻將到天光的放蕩女人;
傻傻地以為能找到一個好男人,帶著她們母女倆去西班牙過好日子。
但是她會在母親被欺騙、被推倒在地時,像一頭小獸一樣沖上去。
最后母女兩個一起爬山登頂,俯瞰整個香港。
才發現之前種種,都是“只緣身在此山中”。
她與閨蜜阿Jo無話不談,親密無間。
為了能跟阿Jo去旅行,她不惜以身犯險當水客。
阿Jo以為她跟阿豪有貓膩,她百口莫辯,只能說出“我都是為了跟你一起去日本”。
好在最后阿Jo又寄來了明信片。
女孩子之間的友誼,總是最牢固也最容易破鏡重圓。
她與阿豪,全片最親密的時刻,就是在暗室里為對方綁手機。
在昏暗的封閉環境里,兩人之間的距離近得仿佛耳鬢廝磨。
周圍安靜得只能聽到彼此漸漸粗重的呼吸聲。
好幾次將吻未吻,兩個人都刻意回避著對方的眼神。
直到大功告成,兩人將手中的酒瓶輕輕一碰,仰頭大口喝下,才能緩解彼此的口干舌燥。
這可真是最高級也是最青春的,華語電影里的情欲戲了!
全程沒有過分親密的肌膚之親,也沒有挑逗的眼神和言語,卻令人小鹿亂撞到陣亡。
雖然最后不過是一場空,但也算是最值得回味的心動時刻了。
付出了代價,經歷了蛻變的佩佩,將阿Jo家中的那只小鯊魚放歸大海。
她和母親站在山頂上,喃喃自語說自己看到了下雪。
青春期的我們,不斷地來來回回。
似乎剛剛摸到大人的門檻,又松開手拒絕進入。
沒有一個地方是我們真正的歸宿,能讓我們完全融入。
但是沒有關系,總有一天我們會成功過春天,然后再不回頭。
《過春天》正在CIBN微視聽大屏熱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