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歌
在學習生涯里面,最怕的人不是語文老師,而是魯迅。尤其是90后的我們,在初中時幾乎每個學期都有魯迅的文章,而且還要背下來。魯迅的眾多文章,《故鄉》里的閏土給我的印象是最為深刻的。
少年閏土和我們的成長有著很多的共同點,都曾在大雪紛飛時捕鳥,也和閏土一樣,少年時腦海中有很多稀奇的想法。在魯迅的筆下,閏土是一個樸實、健康、活潑、機靈、勇敢、聰明能干、見多識廣、害羞的農村少年。
我們在校園時,認為閏土是魯迅小說中虛構的人物。但是文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閏土在魯迅的生活圈子里面,是有人物原型的,章閏水就是閏土的原型。
章閏水,原名章運水,據說他八字上五行缺水,所以小名也叫“阿水”。在魯迅的老家紹興那一帶,運和閏同音,所以在魯迅小說里面就改好了“閏”。
魯迅和章閏水的相識,其實并非是偶然。魯迅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雖然魯迅是知識分子,但是家境早已不如以前了,也就有了和閏土有了接近的可能性。
章閏水的父親章福慶,本行是竹匠,家住在杜浦村。章福慶的家靠近海邊,家里面種了一些瓜果,農忙季節經常在家里。魯迅家里事情比較多的時候,就會叫上章福慶前來幫忙。
閏土為何會到魯迅家中,后來才得知魯迅的曾祖母病逝,家里要辦一些祭祀的事情,需要一些人手。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閏土來到了魯迅的家中,并和魯迅認識了。
少年的章閏水和魯迅,兩人可以說是很要好的朋友,雖然兩人名義上有著雇傭關系,但是小時候的魯迅和章閏水,其心性都比較單純。在兩人接觸的這段時間里,都過得很快樂。
等到分別時,魯迅更是大哭了一場。在《少年閏土》中,魯迅這樣寫道:“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里,哭著不肯出門,但終于被他父親帶走了。他后來還托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
初中時,我們看到這樣的結尾,會覺得兒時的友誼是多么彌足珍貴。有關后來章閏水長大之后的事情,就很少有人知道了。章閏水的父親死后,他就挑起了家中的生活重擔。
經過艱難歲月的磨礪,幾年之后,在章閏水的臉上,我們已經很難看到少年時的活潑和機靈。這時的章閏水,臉上刻滿了艱苦生活的印記。在《故鄉》里面,“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縮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從《故鄉》中來看,章閏水后來的生活過得很不好,異常的艱難。雖然和魯迅之間有過幾次來往,但后來終究是斷了彼此的聯系。章閏水家中雖然有六畝薄田,但是收割后的糧食繳完租稅后就所剩無幾,根本無法養活一大家子人。
1934年,這年遇到大旱的年月,田里面的糧食幾乎是顆粒無收。章閏水在這時遇到的問題還不少,又是逼債的,又是催交租稅的,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變賣了六畝薄田。
沒了田地的章閏水,徹底變成了一貧如洗的農民了。這時章閏水只能靠租種土地和幫人種糧食勉強度日,由于長時間的積勞成疾,章閏水最終還是倒下了。他的背上長了一個惡瘡,但是卻沒有錢治療。
章閏水背上的惡瘡因為錯過治療時間,致使傷口化膿,一直不能愈合,而且越來越嚴重,終于在五十七歲時亡故。看到章閏水的結局,想必你我的心里,都很不好受。
我們也會很疑惑,章閏水為何不求助兒時好友魯迅?章閏水雖然是底層舊社會的農民,但他內心同樣也有屬于自己的尊嚴。這份尊嚴遠比求助魯迅來的重要,況且那時章閏水和魯迅許久沒有聯系了,彼此的感情是否還像兒時那樣。
人的感情是很復雜的,我們自己都能感覺到,兒時的玩伴關系再好,十幾年不聯系了,再見面時似乎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感情。章閏水的內心,又何嘗不知道呢?
今日話題
你還記得你兒時的玩伴,倘若兒時玩伴向你求助,你是否會幫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