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格力電器發布了的年報和財報快報,大幅低于市場預期。一季度更是同比下降70%-100%。無獨有偶,長虹美菱和深康佳一季度與虧損2億以上,海信家電預計一季度凈利潤0-1.26億,同比下跌了70-100%,數據與格力電器大致相當。從這些數據可以推斷美的集團一季報大概率是好不了了。那么,問題來了,這些預期目前有反應在股價上嗎?如果財報出來,股價會大跌嗎?要不要現在先賣出,到時候下跌了再買回去呢?我個人看法如下:
1、格力電器19年第四季度凈利潤只有24.8億,相比2018年四季度同比下跌了51%,這又為美的集團19年財報增加了不確定性。通過同行的對比,美的集團年報+一季度財報,大概率是不會太好。
2、董明珠說格力2月沒有銷售,損失200億,其實也能復制到美的集團。所以,第一季度的收入和利潤腰斬估計也是難以避免。
3、美的集團業務相對均衡,空調占比沒有格力那么大,且之前業績沒有提前透支,基本是正常增速,所以會更穩健一些,年報保持增長是大概率事件。一季度財報影響會小于格力。
4、對應格力回購計劃疊加低于預期財報第二天的股價下跌情況3.53%,第三天又反彈1%,我覺得說明市場還是有提前在股價上反應,那么同等條件下的美的集團大概率也不會有我們想象的那么慘,沒有必要嚇自己。
5、很多人認為,美的集團海外市場份額40%,疫情全球化,影響必大。我覺得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對,有些片面。你只看到了按地區的份額,卻沒有看到按產品的份額。原因如下:
從2019年庫卡的年報數據來看,訂單量為 31.926 億歐元,而中國訂單為4.564億歐元,也就是說庫卡在中國的業務占比僅為14%,而國外市場占據86%,相對應的,美的集團的海外市場份額中,機器人與自動化業務占據了海外業務30%以上。
扣除機器人和自動化業務,日常家電業務的海外業務應該在30%左右。相較于70%的國內市場,美的的營收和利潤,起決定性的還是國內市場。
6、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業務,其對應的是汽車行業。美的這塊業務近幾年也一直是低速增長且不賺錢的狀態。過去兩年財報已經反應這一狀態了,對未來業務影響基本和之前差不多,財報影響也就不大。這和汽車行業近兩年處于低迷期有關,不管新能源還是燃油車均如此。且看國內比亞迪、上汽集團就清楚了。美的的營收利潤主要靠空調、消費電器,空調業務占比50%左右,消費電器占比也達到40%左右。
7、美的集團的股票投資,不應該頻繁操作,因為其穩健的業績和運營能力,疫情影響一定是短暫的。最關鍵是,歷來它都能夠在大跌之后重回高點并創造新的高點。
8、這種情況下,正確的操作是:在下跌到合理位置的時候加倉買入,而在下跌過程中不應該去賣出做T,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它就開始反彈了。蠅頭小利是小,錯過了美的這家好股票是大!
9、近期美的集團股價一直在50附近上下徘徊,說明這個價位有一定的支撐,或者說50附近就是階段性低點。若能低于50就具備一定買入價值。接下來個人策略是:繼續持有,若能跌到45左右繼續加倉,若能40左右大幅加倉,若能35左右,一把買進,絕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