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
在一個臨近畢業的深夜里,躺在宿舍狹小的床上輾轉反側,室友的呼吸聲已經慢慢均勻,但你思緒萬千,無法入眠。
清醒中你刷著手機:知乎里的大神,收割了好幾個讓人饞涎的office,考研論壇的上岸貼,師兄師姐講著自己的催淚勵志史,而你左右為難——工作,還沒有做好踏入職場的準備;考研,時間和金錢都是巨大的成本。
你尋思著,渴望有人來給你指明一條一勞永逸的道路。
其實不止是你,每年九月份,數百萬大學生都會面臨一個人生難題:讀研還是工作,我該如
何選擇?
拿到985研究生錄取書的師姐可能告訴你:“研究生肯定比本科生好找工作,眼界更廣、平臺更大、起薪更高,起步就比本科生快,考研準沒錯。”
一畢業就進入大廠的師兄可能跟你說:“工作三年的經驗是讀書三年不能比的,能力更重要,早點適應職場才能少吃點虧。”
大家各執一詞,好像都有理。但無論是就業還是考研,都困難重重。
2019年畢業季,全國有834萬學生結束本科生涯,此時就業市場趨近飽和,就業壓力與日俱增;
2019年考研季,全國有285萬學生報名,史無前例的報名人數、75%的淘汰率,讓這場考研如同“地獄模式”;
2020年,畢業大軍如期而至,考研人數又再創新高,飆至341萬人,工作還是考研,都不是一條輕松的路,怎么選擇?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的初心。
*來源-DT財經
選擇讀研的同學基本出于以下這些心理:
對所學專業的喜愛;
對原來的專業不滿意,跨專業讀研;
為了提高學歷,找到更好的工作;
周圍的同學都選擇讀研;
迷茫,逃避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提高學歷,找到更好的工作”這類人在考研人群中是絕對的主力軍。由于今天好公司的門檻越來越高,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家功利的心理也越來越強。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就曾對7000余位研究生進行調研,數據結果顯示,無論是學術碩士還是專業碩士,超六成的人把“畢業后能找到更滿意的工作”作為自己考研的首要目的,其次才是“對所學專業感興趣”。
*來源-網易數獨(該問卷可多選)
很多人把考研視作一種誘惑,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拼過研考,再熬過三年,就能換城市、換履歷、換人脈,完成一次階級的躍升和人生的自救,但這其實存在一定誤解。
麥可思發布的《2018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證實:畢業后直接工作三年的平均薪資,與畢業后先升學再工作的人起薪基本一致,甚至略高于后者。
*來源-網易數獨
也就是說,當你為導師做牛做馬,為論文掉發失眠,以為三年后就能學滿加薪,一步躍上人生巔峰的時候,你工作三年的本科同學,已經拿著和你相差無幾的工資,甚至成了你的上屬了。
所以單純為了加薪而讀研,要慎重考慮。
還有一類人,或出于盲目,或出于對工作的逃避而選擇讀研,這類人是肉眼可見的缺少規劃。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誰,最終都要面對工作,為了逃避而考研不僅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反而容易讓你付出巨大的時間成本。
雖說為了工資讀研不一定香,但由于各行業/專業的要求不同,有些行業/專業讀研和沒讀研確實有很大的區別,這點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通過對招聘網上工作經驗要求只有“1-3年”的崗位進行分析,DT財經得出結論:農林漁牧業、數據分析和銷售類崗位,研究生的薪資相較本科生會有比較大的優勢。律師、互聯網運營、市場、高級管理等類型的崗位中,碩士學歷也會帶來較大的增益效果。
*來源-DT財經
總結來說就是,如果你處于專業性比較強的行業,比如農林魚牧業、數據分析、法律等,那么碩士文憑對你的職業發展會有比較大的裨益。
如果身處互聯網運營、市場等技術性不強但競爭人數眾多的熱門行業,那么碩士文憑也可能是突出重圍、向上進階的敲門磚。
當然,拋開其他客觀要求,在資金允許的條件下,出于對學術的熱愛而選擇繼續深研,是讀研最幸福的形式。
今天,考研大潮迅猛無比,但依然有人投身其中,職場競爭殘酷無情,但依然有人披荊斬棘,讀研還是工作,本身就是一件沒有絕對對錯的事情。放眼現在,招聘市場上的主力人群仍然是本科生,但研究生的異軍突起,本科生的學歷光環也在慢慢褪色。
不管怎么選,遵循本心是最重要的。如果為了高薪,我們要理性思考,如果因為熱愛,那請一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