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向來只在寂靜中獨自品嘗。
孤獨的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用喧囂來掩埋,喧囂過后,剩下只是無盡的孤獨,卻無人可與訴說。在人前有多狂歡,人后就有多孤單。
你必須學會獨酌,沒有誰能時刻陪伴在你左右。最后,能陪你走下去的,只有你自己。要學會自己一個人獨處,沒有一種孤獨是與你對敵的,生命本來就是孤獨與熱烈的組合。
當你學會獨處時,你就會發現孤獨是格外的清凈,內心的空曠因孤獨而構幻著神奇的夢境。你沒有理由去拒絕乏枯,心中若有花,自有花香來,心中若有貧瘠,自有頑疾生。
再熱鬧的掌聲也是跌宕起伏,總會沉寂下來;再熱騰的盛宴也會漸行漸遠,總會寂寥下去。熱衷過度心便生寄存,一旦散落,孤寒便會襲來。
自古以來,詩賢喜歡孤獨,也耐得往孤獨,是因為孤獨能讓他們從中構作一首首激越的詩詞。因為懂得品味孤獨,所以,他們視孤獨為激活智慧萌發。戰功顯著的人也喜歡孤獨,也降得住孤獨,因為孤獨,讓他們從中運籌帷幄謀取縱橫捭闔的沙場。
獨來獨往的人,并不是沒有朋友,一喊都沖人情而來,不如與孤獨席地而坐,也就是說,朋友不在多,一喊一筐子土豆,不如換擁一粒明珠。
通常,守得住孤獨的人,在大起中持重,在大落中獨酌。要么,不鳴則已,要么,一鳴驚人。戰不勝降不住自己的人,怎么去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數。若心境,沒有得的淡然,失的超然,那么心底的湖水便漣漪四起……
縱身于極度的歡娛,觥籌交錯,一陣寒暄,一陣交耳,一陣歡笑,表面看來盡興盡致了,寂寥于喧鬧后絲絲又縷縷抵達內心,欲罷不能又欲拒還迎,于是,糾結得一塌糊涂,不知是如何度過孤獨。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懸崖絕壁能夠直立千丈, 是因為它沒有過分的欲望,不向其他地方傾倒,放棄無謂的享樂欲,從中懂得修身養性,才是一大明智。耐不住孤獨的人,內心是不會絲毫的靜氣,暴躁,戾氣攪混一起,向前一步就是邪惡。容易淪陷, 心如蟻爬, 縱于熱鬧翻滾無度,便致心身于彷徨間迷離,離嗚呼哀哉不遠矣。
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有趣味的生活,少不了孤獨這一味。
孤獨,使人神明,透徹,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