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孩子教育問題普遍被家長們提起,我也有些關于孩子教育的體會。
一、不要把學校當成教育的終點。教育是家庭、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通力合作的事情。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學習不好,主要責任是學校。我認為,這個觀點有些偏頗,甚至是錯誤的。孩子教育的初始是家庭,是為人父母,教育的終點也不是學校,應該也是家庭。每個當父母的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情可以理解,請每一位家長捫心自問,你們盡到家長的責任了嗎?孩子7歲正是學知識、學做人、學做事的關鍵的時候,我們的家長往往抱著我教育不了這皮孩子,讓經五路的老師去管教。
當然,老師們對教育孩子是有責無旁貸的職責,可是我們的家長們有沒有思考,我們的孩子在3歲,甚至更早的時候,你們的教育到位了嗎?7歲的孩子好多性格習性都快定型了,這個時候,把孩子德智體美勞不全面優秀的責任拋給學校顯然是不公平的。回到主題,孩子教育是綜合的,不是學校一個,家長和社會都有責任的,特別是家長,從教育的起點到終點,家長們都要盡職盡責。把起點規劃好,把終點落實好。
二是不要把老師當做孩子的救世主。誠然,老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到的正向作用毋容置疑,但是不要把老師當上帝。因為自己的孩子,教育他們天經地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俗話說,身教勝于言教。講的也是,父母要樹立積極形象,言傳身教。父母天天看抖音,你也沒法教育孩子好好看書了。
把孩子成績不好推到老師身上,對老師是不公平的,作為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沒有重視他們的教育,有沒有用自己的行為規范孩子的行為,這些問題,不是說一個老師短短幾年就能做好。
三是不要把家長自己當成孩子教育的看客。我一再強調,家長是孩子最初成長的楷模,父母在孩子成長初期的影響是巨大的。孩子在小學期間,老師會教育孩子,如何講規矩、講紀律、講禮貌、學知識。作為家長一定不要當看客,不是說把孩子送進學校,家長就沒事了。孩子平時的學習要有規矩,這不只是學校里要做到的。
平時,我就規定,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作業。這就是規矩。家長就要給孩子定規矩。家長要給孩子檢查孩子作業情況,并提出修正意見。平時,孩子學習,家長陪在旁邊看看書,讓孩子明白大家都在學習,制造愛讀書的家庭環境。
四是不要把孩子扔到一邊不管。我們做家長的都很忙,我希望家長們能每天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陪玩,陪學習都可以。陪伴是最長情的關愛,對孩子要恩威并重,給予批評也是為了他們更好成長。
郭德綱曾說:“郭麒麟這么大了,在家里依然會問我這個能做嗎?這是家教。我寧可在家里熊死孩子,不想讓他出去被別人熊死。”所以,家長們拿出時間陪伴孩子,批評也是陪伴,贊揚也是陪伴。贊揚和批評都說明你對孩子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