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言命題是判斷命題間條件關系的復合命題。比如“張三說:如果明天天氣好,咱們就去爬山。”這句話并不預示著明天一定天氣好,而是在明天天氣好成立的條件下,可以得出咱們去爬山。那么,什么情況下,能說張三食言了呢?相信大家也都能答出來:就是明天天氣好,但是張三沒去爬山。這個例子比較好懂,但也可能有同學會有不一樣的理解,下面來看下兩種情況,我們辨析一下,這些說法是不是原命題的矛盾。
情況一:明天天氣不好,張三沒去爬山。這算不算違背諾言呢?其實不算的,這里大家要理解什么是假言,假言命題是預先設定一個條件發生。換句話說,我們只考慮明天天氣好的情況。那萬一天氣不好呢?這種情況下,這個承諾的前提都沒有,也就自動失效了。再舉個例子:如果明天發工資,晚上就出去大吃一頓。那如果沒法工資也去吃大餐了,可不可以呢?當然可以,因為我壓根就沒說沒發工資的情況。總結一下:假言的矛盾,前提條件是必須要實際發生的。
情況二:前邊例子的矛盾能不能是“如果明天天氣很好,我也沒有去爬山”?這也是不行的,因為這還是一組條件關系。大家記住一句話:必須用事實才能反駁假設。也就是說,假言的矛盾一定不能再是假言,只能是既成事實。
好的,最后總結一下。如果明天天氣好,那么我們就去爬山。它的矛盾應該是:明天確實天氣很好,但是沒去爬山。也就是說:“如果A,那么B”的矛盾應該是“A且非B”,前提發生但是結果沒有發生。接下來做個例題鞏固一下。
例1.張明說:如果選李明當教練,那么王芳就要當領隊。
李紅說:我不同意。
以下哪項最符合李紅的意思?
A.選李明當教練,但不能讓王芳當領隊
B.如果選李明當教練,就不能讓王芳當領隊
C.不選李明當教練,但要讓王芳當領隊
D.如果不選李明當教練,就要讓王芳當領隊
理解了上邊的知識,這道題就比較好選了。張明的話是假言命題,前提是李明是教練,結論是王芳是領隊。它的矛盾就是:李明是教練但是王芳不是。C項,李明不是教練,不符合“假言的前提必須要發生”這個要求;BD還是假設,不符合“用事實否定假設”這個要求。綜上,答案為A。
現在距明年省考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同學們在復習備考時,一定要打牢基礎,對一些常考的概念和題型做到充分理解、靈活運用,祝大家公考一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