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生意是以貨為中心的。強調的是研發和生產能力,企業賺取的是差價。隨著近年來產能和產品的過剩,以及行業競爭的加劇,導致產品銷售的價格不斷下降,而生產成本和運營成本與日俱增,最終的結果是企業沒錢可賺。
對于大多數創業者而言,經營企業如同雞肋,辛苦一年還不如買套房子或炒炒股票賺得錢更多。
未來的生意是以人為中心。突出人的稀缺性和價值感,比拼的是人設和個人IP,賺取的是溢價。不論是互聯網創業者,還是微商、社交電商,本質上都是賣人,尤其是企業領袖。阿里巴巴賣的是馬云,小米手機賣的是雷軍,拼多多賣的是黃崢,未來集市賣的是吳召國。
貨是死的,是沒有生命的,是低能量的,但是有成本的,隨著競爭的加劇,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制造成本、運營成本、人力資源成本等)呈上升趨勢;而人是活的,人是有生命的,人是高能量的,從某種意義來說,人和360殺毒軟件一樣,相對于人創造的價值而言,人的“制造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未來生意的核心是:老板把自己包裝成行業內的創業導師,為客戶持續輸出思想和價值,順帶把產品銷售出去。
如果你是企業創業者,那么一定要把自己打造成企業領袖,甚至是行業領袖,成為企業的代言人;如果你是互聯網個體創業者(如微商或社交電商),那么一定要打造個人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