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談談湖泊界的“白富美”,對,就是它↓↓↓
貝加爾湖,按照現(xiàn)在的標準,顏值高,極具“內(nèi)涵”,因為它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有336條河流注入貝加爾湖,只有一條安加拉河由此流出。
說到貝加爾湖,除了贊美它的傾國傾城之美,多數(shù)人還有一種惋惜之情,說曾經(jīng)蘇武牧羊的這片“北?!笔侵袊念I土。這么美一塊地兒,大家都想是自己的,有一種慣性思維:曾經(jīng)是,就該永遠是,實在不行,就“自古以來……”歷史愛好者頗愛以今世的概念或者價值觀去衡量古代的事物。
那到底貝加爾湖曾經(jīng)是不是我天朝領土呢?讓我們理性的來分析一下。
歷史淵源
都知道“貝加爾湖”曾是蘇武牧羊的地方,那是在西漢時期,當時的貝加爾湖還叫“北海”,“北?!碑敃r是在匈奴的控制范圍之內(nèi)。
由圖可知,長城以北的大部分土地并不屬于漢朝管轄,當時的“北?!笔窃谛倥目刂品秶畠?nèi)。說到蘇武牧羊,蘇武牧羊是怎么回事呢?
蘇武是出使西域后來被扣在北海,才被迫牧羊的。什么叫做出使?跑到國外去才叫出使,在自家地盤還叫什么出使。而蘇武在北海最大的愿望是回到漢土,并對外展現(xiàn)了極高的漢使氣節(jié),才被人銘記。如果拿蘇武牧羊說事,只能說明貝加爾湖自古就不是我們的土地。
西漢看完我們再來看東漢,這個時候匈奴跑了,原本活動在東北的鮮卑填補了匈奴的地盤,慢慢做大,這個時候貝加爾湖屬于鮮卑勢力范圍。
之后的三國時期、西晉時期,貝加爾湖還是屬于鮮卑勢力范圍。
再到南北朝時期,突厥勢力壯大,貝加爾湖可看作是突厥的勢力范圍。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來了,在唐全盛時期,貝加爾湖終于可以名正言順算我中國領土了,看著地圖當時應該是化歸為安北都護府~~
再看北宋時期,北宋時期貝加爾湖正好在遼邊界。南宋時蒙古崛起,貝加爾湖全境屬蒙古勢力范圍。以我國民族大融合的觀念來講,可以這么認為。
元朝時期,嗯,終于可以說是中國的了,當時的元朝版圖中的“嶺北行省”,不過元朝的版圖辣么大,半個亞洲都是元朝了,要是這么算,那蒙古這個獨立國家也是我國的?
明朝,額,又回去了,貝加爾湖被瓦刺控制。
終于到了離我們最近的清朝,清朝奠定了中國現(xiàn)在的版圖基礎,有很多愛國憤青認為應該把清全盛時期的疆域圖作為中國現(xiàn)在的地圖,丟失的領土應該一一收回,但縱使在清全盛期,也可以看到,貝加爾湖不屬于中國,貝加爾湖也就是從這個時候成為俄羅斯的領土。
話說看完這些,能稱得上有效控制的時期,只能算元朝的嶺北行省。為什么沒有唐朝的安北都護府,因為老實說,安北都護府到底能不能算是唐朝領土,這是無從定論的,畢竟古代并沒有領土的概念,只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多數(shù)能種地產(chǎn)量高的都是朕的郡縣,一窮二白鳥不拉屎的苦寒之地還是扔給蠻夷吧,所以……
不過元朝是不是華夏文明之下的一個朝代,是個大問題啊,歷史書上說是,不知道別國的歷史書是不是~~
所以對于貝加爾湖曾經(jīng)是不是中國的這一問題,歷史給你個眼神,你自己體會吧。
其實拿現(xiàn)代的標準來衡量古代的事物本身就無法得出有效的結論,國家的范圍,是歷史和當前實力共同的結果,喊喊口號并不能讓一個國家變強,也不能無中生有。
so……還是看看風景吧,秋天的貝加爾湖很漂亮,哦不,一年四季都有韻味~~
一年四季,貝加爾湖游玩攻略,詳見上一條,請手動切換,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