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又名沿階草、書帶草、麥門冬,為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一、 麥冬的性味與歸經
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
二、麥冬的功能與主治
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三、麥冬的臨床應用
治療百日咳:麥冬、天冬各20g,鮮竹葉10g,百合15g.水煎服。
1.陰虛燥咳、咯血等:麥冬、天冬、川貝各9g,沙參、生地各15g,水煎服。
2.熱病心煩不安:麥冬、梔子、竹葉各9g,生地15g,蓮子心6g,水煎服。
3.糖尿病:黨參、麥冬、知母各9g,竹葉、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獲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4.萎縮性胃炎:黨參、麥冬、沙參、玉竹、天花粉各9g,烏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
5.陰虛內熱、津少口渴:麥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
四、麥冬的注意事項
凡脾胃虛寒泄瀉,胃有痰飲濕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
1、麥冬臨床使用安全性好,動物亞急性毒性實驗證明該藥毒性很小。
2、有報道服用麥冬引起過敏表現為惡心、嘔吐、心慌、煩躁、全身紅斑、瘙癢。
3、麥冬性寒質潤,滋陰潤燥作用較好,適用于有陰虛內熱、干咳津虧之象的病證,不宜用于脾虛運化失職引起的水濕、寒濕、痰濁及氣虛明顯的病證。臨床將麥冬當作補品補益虛損應注意辨證,用之不當會生濕生痰,出現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