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末年,周國勢力已經開始不斷坐大,大到能威脅商族的程度了。
商紂王又是一個昏聵無能、荒淫無度的主,在商族內部都搞得民不聊生,更何況對待外族部落了。因為周國的壯大,商族內部惴惴不安。有個奸臣叫崇侯虎,向商紂王進言,說姬昌老是做好人,拉攏其他諸侯,跟大王對著干,應該要弄弄他。商紂王還真信了這等荒謬讒言,隨便找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將西伯侯——姬昌囚禁于羑里七年。
這還了得?
姬昌出獄后,覺得日子沒法照舊過了,就想干翻商王朝。商紂王的荒淫暴虐在古今中外都令人發指,其它方國部族早就想造反了。姬昌登高一呼“干不干?”,眾多部族和方國紛紛響應:“干!”
文王求賢圖
這其中,就有南方鬻熊代表的荊楚部族。
鬻熊認為,加入姬昌召集起來的反商大軍,是楚族重新返回中原,獲得中原認可的絕佳機會。既然舊有的中原秩序沒有我們楚族的立足之地,那何不打破這個舊秩序?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只要干翻了商王朝,楚族就能在新建立起來的中原秩序之中占有一席之地。眼見商朝氣數已盡,等了幾百年的機會,豈能浪費?趕緊的!
公元前11世紀,姬昌的周國攻勢猛如兇虎,其遷都豐京,三分天下有其二,天下諸侯大多歸順于周國。大商王朝可憐兮兮,成了孤家寡人,躲在一邊瑟瑟發抖。
這期間,鬻熊重操先祖舊業,擔任了周文王姬昌的火師。他恪盡職守,殫精竭慮,夜夜觀天象。他實在是太想為楚族的中原身份正名了,為了干翻商朝,他要不斷努力!努力!再努力……竟是用力過猛,體力透支,直至病崩。
鬻熊這位楚國的最初締造者,一代先賢,就這樣逝世了,對于楚族民眾來說,這是個無法接受的噩耗。但是,鬻熊的逝世,同樣也更加堅定了楚族民眾要推翻商朝、重返中原的決心,這是先君鬻熊為他們指明的道路,一定要繼續走下去!
歷史的車輪繼續滾滾向前,周國滅商的進程不可阻擋。
牧野之戰,商朝應戰的士兵竟是成批地倒戈相向,在周武王的軍隊與各方國聯軍的沖擊下,商朝軍隊崩潰如山倒,當天之內商朝就被滅亡,這速度,快得嚇人。由此可見,當時的商朝統治已是多么腐朽不堪,名存實亡。
牧野之戰
周王朝建立,天下形勢重新洗牌。為建立新秩序,周王朝推出了中國歷史上極為重大的政治變革——分封制(也就是封建制,不得不插一句,一般認為,中國古代的封建制度,狹義上指的是周朝建立的分封制,戰國的土地改革后這個封建制度就結束了)。
當時鬻熊的兒子熊麗成了楚族新的首領。周王分封諸侯的時候,有許多曾經協助周國滅商的部族首領都欣喜地守在殿外等候受封,熊麗也是其中一員。
周王朝的分封,諸侯爵位大致有五個等級,即公、侯、伯、子、男等。公爵封疆方五百里,侯爵封疆方四百里,伯爵封疆方三百里,子爵封疆方二百里,男爵封疆方百里。
熊麗的心中,忍不住有了一點激動的小想法:我父為了助周滅商甚至獻出了生命,周王會分封什么爵位給我?公爵不奢望,侯爵和伯爵呢?哪怕是最小的男爵也行啊,這也是被中原王朝認可的開國爵位??!
不過,熊麗畢竟比較年輕,他的想法很美麗也很簡單,現實卻很殘酷也很復雜。
周王首先分封的是與其同宗同姓的諸侯,不管有沒有功勞,只要不是傻子,先分一波。周朝初期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周天子的子孫,即姬姓諸侯,一口氣就分封了五十三個,一點也不客氣。
那些異姓功臣和其他古代帝王之后只能去瓜分剩下的十八個坑位,狼多肉少,意味深長。
所以分封儀式結束后,熊麗傻眼了,啥?分封名單上沒有楚族的名字?開什么玩笑?
是因為荊楚弱小得沒法引起周王的注意?還是因為周王仍是認為荊楚是蠻族,不配受封?周王留下熊麗一人,你自己去想吧……
熊麗抬頭望了一眼天空,看到的滿是陰暗。他跟他父親鬻熊一樣,大喜之后又大悲,不禁仰天長嘆。
無比失望的熊麗回到了楚族,整個楚族籠罩著壓抑的氣氛。
由此過去了很多年后,熊麗去世后,其子熊狂繼位。熊狂去世后,他的兒子熊繹又繼位,漫漫長夜……
這個時候,在位的周成王才一拍腦門,想起了楚族先君鬻熊的貢獻:這……疏忽了,一晃這么多年了,別人以身殉國,我們好歹要表示表示……
終于,楚族首領熊繹獲得了周成王的冊封,成為子爵,稱“號為子男五十里”,僅僅只有五十里地,在丹陽一塊蝸居,卻也好歹正式獲批,成為周王朝的一個諸侯國。
至此,楚國正式創立,“楚”之一字,其實就是開頭所講的鬻熊的妻子妣厲下葬時所包裹的荊條古稱,楚人們為了紀念妣厲,才將國名定為“楚”。這種國名,先天帶有一種悲壯卻又偉大的色彩,令人感慨。
先秦史上最大的國家——楚國,這是一個性格極為獨特的國家,它的歷史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