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趙禎
趙禎是北宋第四位皇帝,宋真宗趙恒第六子,在位42年,是兩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1063年駕崩,謚號仁宗。古代好美謚,許多皇帝的謚號并不恰當,而趙禎卻是名副其實。他的一生都充分的體現了一個“仁”字。
出生之謎,貍貓換太子
趙禎雖然名聲不顯,但你一定聽說過“貍貓換太子”的典故,而這個典故的關鍵人物“太子”,說的就是趙禎。
傳說中,宋真宗的兩個妃子劉氏與李氏同時懷孕,劉氏為了爭奪皇后之位就將李氏所生之子換成了一只剝了皮貍貓,誣陷李氏產下妖孽,受到了宗真宗的懲罰。而后劉氏之子夭折,李氏所生之子被立為太子,并登上皇位,就是仁宗趙禎。在包拯的幫助下,仁宗知道真相與李氏相認,皆大歡喜的結局。那么事實真的如此嗎?
貍貓換太子
雖不中,亦不遠矣。其實趙禎卻為李氏所生,不過李氏只是個趙氏身邊的宮女,后來被真宗看中,納為嬪妃。真宗膝下無子,非常著急,恰巧李氏此時懷孕生下了男嬰趙禎,真宗大喜過望,然而劉氏受寵,便在真宗默許之下從李氏手中奪來孩子,據為己有。
后來真宗駕崩,趙禎繼位,劉氏被尊為皇太后。大家畏懼劉太后權勢滔天,直到劉太后病逝后才有人告訴了趙禎真相,而此時李氏也已經病逝了。知道真相后的趙禎“號慟頓毀,不視朝累日,下哀痛之詔自責。”不過他也并沒有治罪劉氏后人以泄憤,只是追封生母李氏為莊懿皇太后,與劉氏一同供奉。這就是真實的“貍貓換太子”事件。
趙禎
生性仁厚,第一位被皇后打的皇帝
趙禎性情寬厚,也有人說是懦弱,這就是見仁見智的事了。不過他性情確實溫和,因此也成為歷史上第一位被皇后“揍”的皇帝。
趙禎的第一任皇后是郭皇后,因仗劉太后之勢非常跋扈。因趙禎寵幸尚、楊兩位美人,爭風吃醋的郭皇后大為不滿。一天,恰巧尚美人正與趙禎訴說郭皇后的過失,被郭皇后撞個正著。大怒之下,郭皇后對尚美人大打出手,趙禎見勢不妙,急忙前去勸架,卻不想郭皇后一掌出手,正打在趙禎脖子上,還好死不死的用指甲在脖子上劃出了兩道血痕。趙禎登時大怒,卻也沒有懲罰郭皇后,只是帶著尚美人離開了。
趙禎
試想在哪一個朝代曾出現過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別說皇家,就是貧民百姓妻子毆打丈夫那也是天大罪過,因此可見趙禎天生仁厚,性格溫和。
虛心納諫,親賢遠佞
一天有言官上書勸諫趙禎削減宮中侍女仆從,服侍趙禎的太監對趙禎說:“大臣家中尚有歌姬舞女,何況皇上貴為天子呢?如果皇上真要納諫,請先開除了奴才吧。”滿以為備受趙禎寵信的太監做夢也想不到,趙禎勃然起身,吩咐將這個太監在內的多余人等消減出宮。事后有人問道:“此人是官家多年親信,即使消減多余之人,也不該連他一起遣散啊?”趙禎回答道:“只因他勸我拒絕言官的忠言,這樣奸佞小人留在身邊有何益處?”
宋仁宗
還有一次言官勸諫仁宗不要過多親近女色,趙禎說:“近來卻有人送來美女,我很喜歡,就先把她們留下吧。”言官說:“我之所以勸諫您,就是怕您受美色所惑啊,防微杜漸,請官家批準。”趙禎非常不舍得,但沉思一會后還是命令太監將新晉美女馬上送出皇宮。
由此可見,趙禎確實是一位非常虛心納諫的帝王,作為皇帝私事,雖然不忍卻也能聽取忠言,這樣的皇帝非常難得。
嚴于律己,生活節儉
大家都知道兩宋因為鼓勵商業,所以是歷朝最富有的。可趙禎卻一直嚴格控制自己的生活,從不奢侈浪費。一次有官員送來蛤蜊,趙禎問從何而來,官員回答說從遠處運來。趙禎問所費幾何,官員答共28000錢。趙禎語重心長的說:“我經常告誡你們要節儉,現在吃幾個蛤蜊就要花費28000錢,如此奢侈的東西我吃不下。”言罷竟然真的沒有吃。
一次,因為處理奏章到了深夜,感覺餓了的趙禎想吃羊肉湯,但他并沒有吩咐人去做,而是餓著肚子休息去了。第二天,皇后知道后就對趙禎說:“官家日夜操勞,想吃頓羊肉湯又有何不可,何必忍著挨餓?”趙禎說:“下人好揣測上意,我隨口吩咐下去,之后每天夜里都會給我預備,這樣下來一年就要數百只羊,如此一來以后所需不計其數,我又怎么能因一時饑餓而留下如此不好的慣例呢?”
寬于待人,御下仁厚
有一天,正在用膳的趙禎突然感覺牙齒一陣酸痛,吐出來發現飯里面有沙子。趙禎對旁邊的宮女說:“千萬不要說我吃出了沙子?”宮女不解,趙禎說道:“我的飯食都是精細挑選的,如果知道我吃出了沙子,做飯的人必然會遭到重責,這樣一件小事何苦去傷害人命呢。”
趙禎
還有一次,外出散步的趙禎回來急忙對妃子說:“快拿水來,我渴壞了。”妃子問:“官家為何不在外面喝水,反而將自己渴成這樣?”趙禎說:“我看見他們沒有預備茶水,如果我要喝水而沒有,負責茶水的人必定受處罰,所以只好忍著口渴回來再喝。”
三蘇中的蘇轍還未出名之時去參加科舉,他在試卷中寫道:“我聽說宮中美女數以千計,皇帝終日飲酒,不理朝政。”考官們見了大驚,認為蘇轍無中生有,誹謗皇帝,要治以重罪。趙禎聽說后卻說:“我設立科舉選才,就是歡迎這些忠貞敢言之士,蘇轍一個書生就敢如此直言,怎么能懲處他呢?”
蘇轍
萬幸蘇轍碰到的是趙禎,否則在清朝,一個文字獄就株連九族了。
這就是宋仁宗趙禎,一個寬厚仁慈,善于納諫的皇帝。他的一生都在積極為國操勞,從不奢侈。在他治下,宋朝發展迅速,百姓富足,史學家將趙禎在位期間稱為“仁宗盛治”。
趙禎的仁德深受百姓擁戴,聞聽趙禎駕崩的消息,大宋朝野民間都哀聲四起,宋史》記載:“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于大內之前。”就連遼國遼道宗耶律洪基不禁悲傷痛苦道:“我要為仁宗建一個衣冠冢,以托哀思。”此后,遼國歷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這就是趙禎,歷史上的宋仁宗趙禎。他的仁不是矯揉做作、收買人心,而是出自內心的仁厚。相比秦皇漢武的雄才大略,趙禎顯得非常渺小。人們總是愛稱頌那些建立豐功偉業的帝王,但我卻認為相比其他帝王,趙禎更像一個真正的普通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為人君,止于仁。”趙禎無愧此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