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生子是一個家庭最重大的事情之一,象征著即將迎來新的生命和希望。但對產婦來說,生孩子卻意味著要“鬼門關里走一遭”,不但要忍受懷胎十月之苦,還要承受分娩的巨痛,經歷完生死一線,居然還要遭受產后抑郁的劫難。
產后抑郁癥通常在產后2周出現,可能與生物因素及社會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
有家族抑郁癥病史或有其他精神病家族史的產婦,患產后抑郁癥的概率較高。
2、產科因素
產前心態與產后抑郁癥相關,難產、滯產、陰道助產、產后的并發癥等均會加大產婦恐懼、緊張的情緒,導致增加心理和生理上的應激素,誘發產后抑郁癥。
3、內分泌因素
據研究發現,臨產前胎盤類固醇的釋放到達峰值,產婦表現情緒愉快;分娩后胎盤類固醇分泌突然降低會表現情緒低落。
在妊娠分娩時,產婦內分泌環境有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在產后24小時內,體內激素水平迅速改變,即影響產后抑郁的發生,也作為產后抑郁的生物學基礎。
4、軀體疾病因素
有軀體疾病的產婦也會誘發產后抑郁。可能與產后抑郁相關還有,產婦運動及情緒信息處理調節系統,中樞神經機能的易感性等等。
產婦性格
產后早期情緒低落
睡眠問題
未做好分娩的心理準備
產后適應差
低齡產婦
照顧新生兒過于勞累
夫妻關系不和
家庭經濟情況
缺少社會支持
新生兒性別及健康情況等等均與產后抑郁癥的發生密切聯系。
1、提高對妊娠、分娩、產褥生理過程的認識,學習妊娠方面的相關知識,進行產前檢查和咨詢。
2、在妊娠期保持心情愉悅,焦慮的產婦,會增加產后抑郁的發生的概率。伴侶及親屬需要給予關心和生活上的幫助,減少精神刺激,從而降低產后抑郁發生的概率。
3、居住在和諧、溫暖的家庭環境,確保有充足的睡眠和營養。對產婦分娩所承擔的痛苦,伴侶及親屬應給予關心和補償。
泊恩心理提示您,產后抑郁癥治療及時是能夠治愈的,若您或者身邊人有產后抑郁在困擾,建議及時問診,和醫生/咨詢師共同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