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不喜歡被夸獎。
孩子喜歡老師和家長的夸獎;職場人喜歡公司的獎勵,老板的肯定;
當了父母的人,肯定也喜歡聽到:你家孩子真是聰明呀!
學會正確的夸獎別人,才會將自己的贊美準確地傳達。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別人的夸獎聽起來不真誠,甚至覺得鬧心。
那么究竟要如何正確地夸獎他人呢?
01
高情商的夸獎讓人更加舒服
萌萌今天穿了一件新裙子,是為了她自己的生日晚會特地選的。
一大早走進辦公室,小楠發出驚訝的聲音:萌萌你病了?怎么穿得這么好看!
就在氣氛尷尬的時候,另一位同事來打圓場:小楠的意思是,這條裙子很適合你,很好看!
雖然小楠出于無心,但是萌萌還是因為這個事小小的糾結了一番。
或許小楠只是想俏皮地夸獎萌萌,但是很明顯,萌萌不喜歡這種“拐彎抹角”式的的夸獎。
如果沒有同事的圓場,萌萌會覺得小楠是在諷刺她。
說到共情,可能大家認為它的作用只是在理解他人的痛苦。
高情商的夸獎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共情。
共情(empathy),也叫換位思考,是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能力。
我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需要去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并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與惋惜、憐憫或者同情不同,共情更多地使人從“獲得關心的人”的角度出發,是“去感受他人的感受、思考他人的思考”。
共情的作用在很多方面,包括如何正確的夸獎他人,你需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理解他需要的是怎樣的肯定。
你需要真切地感受到對方的努力,對方的需求,對方真正需要夸獎的是什么。
想想你讀書的時候,拿著一張滿分的卷子回家。
你的媽媽不看試卷就表揚你寶貝真聰明呀,但是爸爸接過了試卷看了看說,有進步,幾個大題都做對了。
你認為,誰的夸獎方式會讓你更加愿意繼續加油呢?
02
無論是誰,都喜歡真實的夸獎
要夸,就要真誠地夸。
在某次活動中,我們認識了冬冬。他是個男孩子,卻十分敏感和細膩,沒有同齡人中的大大咧咧。
他總是默默地在幫其他學生拿東西、倒水,甚至幫同學背著背包。
他的老師注意到他在大熱天里竟然沒有抱怨,趕緊拿了瓶礦泉水給他。
他在推讓的時候,老師說:你不是幫xx拿東西嗎,這是xx讓我給你的!
冬冬愣了一下。他知道這不是xx給的,但是老師的細心讓他感到暖心,接下了東西。
之后冬冬的同學過來拿走自己的東西,只是簡單地說了謝謝。冬冬點點頭,明顯有點小失落。
我們不是強求別人的夸獎,只是,夸獎也要走點心。
尤其是,面對孩子的時候,正確的夸獎尤為重要,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人格形成。
03
如何夸獎你的孩子
孩子考了不錯的成績,比起一句“你真棒”,不妨可以認真地夸夸他:
“這道題,上次做錯了,但是你看,你只要努力,你是可以克服的!繼續努力哦。”
“你畫得很好,而且你把這個細節畫出來了,說明你的觀察力很強!”
孩子是敏感的,同樣,懵懂的他們會習慣性跟著“引導式”的語句去做出反應。
多去夸獎他們做了什么,比如某道題做對了,將他們的進步化作一個個實在的點,而不是“很棒”、“你很聰明”。
當你說“最棒”的時候,他會理解成為,這樣就足夠了,反而可能讓他自大;
你的夸獎一旦為他們設限,他們就會以為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
漸漸地,他們會迷茫:每次都是這么夸我,是不是其實我做得不夠好?所謂的“最棒”只是個善意的謊言?
你強調“繼續努力”,他會更有沖勁,因為你肯定了他的努力,讓他明白努力是有作用的。
在這種“正確夸獎”中長大的孩子,久了之后會用同樣的方式去認識別人,夸贊別人。
之前有個新聞:外送員因為好心人贈送一瓶水就大哭起來。
他選擇了這份辛苦的工作,雖然是他的選擇,但是外送員的工作真的很辛苦,他也需要大家的理解。
也許我們承認自己的普通,接受了努力工作、繼續學習的生活,但是誰不想要一些夸獎和打氣呢?
成年人能有多堅強,不過都是想要他人理解的大孩子罷了。
如果你也認同,不妨點擊右下角的“點贊”、“在看”,讓更多的人準確表達自己的贊贊吧!
關于泊恩
泊恩心理PsyBene是以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以及循證心理實踐(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為基礎的臨床精神心理專科門診,以嚴謹的態度、科學的臨床證據、高度負責的精神為根本,致力于為每一個來訪者提供“科學循證”的心理衛生服務。
泊恩心理竭力幫助更多人正確認識精神心理問題,糾正對精神心理問題人群所抱有的偏見,了解精神衛生常識并預防心理問題。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或困擾,可直接通過下方二維碼與我們聯系,泊恩心理全力為您服務。
〓 泊恩聲明 〓
深圳泊恩臨床心理專科門診部對于該文章擁有著作權及其他相關權利, 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改編、轉載,該文章由北京海潤天睿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
醫療建議僅供參考,如有需要請咨詢專業人士或前往醫療機構。對這篇文章有任何的疑問或者建議,歡迎通過公眾號聯系在線客服提交反饋。
?一次分享,幫助每一個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