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有位糖尿病爛腳患者很不理解,自己的血糖一直控制的非常良好,為什么還是出現了糖尿病爛腳這個并發癥了哪,以前就多次的強調過,預防糖尿病爛腳,不僅僅是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良好的控制血壓、血脂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控制,并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糖尿病除了高血糖外,不少患者還伴有其他代謝紊亂,如高血壓、血脂紊亂、肥胖等多種代謝紊亂,即所謂“代謝綜合征”。
糖尿病之所以會并發糖尿病足,其根本原因就是高血糖導致下肢血管內皮受損,這正是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發病的初始環節。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慢性進行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患病后會導致人體內糖、脂肪、蛋白質、水及電解質等的代謝紊亂,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而血液中長期持續性的高血糖、高血脂會對動脈血管的內皮細胞以及連接細胞的介質造成“侵蝕”,致使血管內皮細胞壞死脫落,細胞間的聯結被破壞,血管內皮也就變得不再光滑平整。血液中的血脂、血小板等物質會凝結集聚在內皮受損的部位上,變成了附著在血管壁上的斑塊,使動脈血管變硬,并且越來越狹窄,阻礙下肢血管血液供應,從而引發糖尿病足(爛腳)這個并發癥。
強力血糖控制較傳統治療能夠明顯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可是,與糖尿病相關的死亡風險,包括心肌梗死、猝死、腦卒中等并無顯著降低;而嚴格控制血壓、降低體重則可使糖尿病相關性死亡率明顯降低3 2 %,其中心肌梗死降低21%,腦卒中減少44%。這一研究結果證明了血糖的嚴格控制可以減少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但是不能減少糖尿病大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因此,糖尿病病人,尤其是伴有肥胖、高血壓、血脂紊亂、高黏血癥、抽煙的病人,除了控制好血糖以外,還要同時控制好導致動脈硬化的其他因素,才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足等糖尿病大血管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