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禪法師同弟子的對話,非常精彩!懂禪學的可以當公案看,不懂的可以當笑話看
黃葉集(禪門師生對話錄之三)
第一○一則
生:一悟永悟,不復更迷,而悟后還須起修嗎?
師:要。
生:修什麼?
師:修理您這位大頭鬼!
生:......
第一○二則
生:無縫塔,指的是什麼呢?
師:(豎一指頭)只這個是有縫、是無縫?
生:......
第一○三則
生:請問老師何者是佛?
師:那個不是佛?您說說看。
生:......
第一○四則
生:請問老師,石頭有無佛性?
師:不可以說有,也不可以說無。
生:為什麼不可以說有,也不可說無坭?
師:那我問您,「佛性」到底是有呢?還是無呢?若執著有嘛,是常見外道;若執著無嘛,是斷見外道;執著亦有亦無或非有非無,也離不開「四句百非」。那麼請您說說看「佛性」是有呢?是無呢?
生:那我實在不知道「佛性」是有是無?
師:超越有無的又是什麼呢?
生:......
第一○五則
生:禪門要知何修行呢?
師:要修行的是誰呢?
生:是我要修行嘛!
師:是您的肉體要修行呢?或者是您的心要修行?如果說肉體嘛!肉體原來是四大的假合,修它又有何用?如果說心嘛!心原來只是六塵的幻影,何用修它?
生:這麼說,就是不用修行了?
師:說修行也不對,說不修行也不對,既不是修的,也不是不修的又是什麼呢?
生:......
第一○六則
生:老師!有人說您是見性人,也有人說您未見性,到底那個是對呢?
師:那個是對,暫且不論,真正的我又是誰呢?您說說看!
生:......
第一○七則
生:老師!有人說您已見性,也有人說您未見性,到底那個是對的呢?
師:那個是對,暫且不論,只這見與不見都還是墮在二邊,既有能見,必有所見,能所未泯,依然是在相對中。離四句絕百非、超越于見與不見的是什麼?能所已泯的境界又是什麼?您說說看。
生:......
第一○八則
生:「佛向性中作,莫向心外求」,到底心外、心內要如何區分?
師:您說說看,什麼是您的心?
生:能夠思維感覺的就是我的心吧!
師:這只是六塵的緣影,離開色、聲、香、味、觸、法,您的心又在那裡呢?
生:......
第一○九則
生:我曾經看過一本雜志,有位師父在禪七中開示說:「身在那裡,心就在那裡?!惯@種說法對嗎?
師:對或錯姑且不論,只這身子死了、爛了、或火葬以后,心又在何處呢?
生:......
第一一○則
生:古德云:「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惯@麼說,到底應向何處行呢?
師:要「行」干嗎?「不行」難道不可以嗎?
生:不修行怎能見性成佛呢?
師:佛是什麼東西,你擬修它?
生:佛若不是什麼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師:什麼也不似呀!
生:我還是不懂呀!
師:傻瓜!何處不是呢?
生:......
第一一一則
生:何謂「一乘任運」呢?
師:吃飯的時間到了就吃飯,睡覺的時間到了就睡覺,若須要罵人的時候,就痛快地罵他一頓吧!
生:這麼說大家都會嘛!
師:會是會啦!對是對啦!只是無人識取。
生:那麼要如何識取呢?
師:張家牛吃草,李家馬兒飽。
生:......
第一一二則
生:古德云:「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這麼說,如何方能親見本來面目呢?
師:「不見」難道不行嗎?
生:若不見性,怎能成佛呢?
師:見性成佛暫且不論,只你有眼睛嗎?
生:有?。?br>師:你張開眼睛見到什麼嗎?
生:見到色嘛!
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明白嗎?
生:......
第一一三則
生:「但愿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我將這句話奉為圭臬,不知這樣做對嗎?
師:依舊是個守尸鬼,你卻還在這裡沾沾自喜,真是無藥可救了!
生:......
第一一四則
生:廣欽老和尚問洋博士云:「能喝者是誰?」這句話要如何「對他」才是呢?
師:(拿起一杯苶喝了一口)就是這個嘛!
生:......
第一一五則
生:《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觀自在」究何所指呢?
師:就是你呀!
生:......
第一一六則
生:三教(佛教、耶教及儒教)是同是異?
師:你與你的夫人及小孩是同是異?
生:若論個性、長相及名字則有別,但都是「人」,這點倒是相同。
師:三教亦復如是。
生:這麼說,三教的名稱、教義及境界或許有異,但就體性上說是相同的,對嗎?
師:對錯且置,超越同異的又是什麼呢?
生:......
第一一七則
生:時下常見到一些佛教學者在爭論小乘、大乘誰是誰非,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誰對誰錯,南傳、北傳也有很大差異。因此,我想到佛教發祥地一探究竟。我這樣做好嗎?
師:好不好暫且不論。只這些原來都是方便法門,所謂小乘、大乘是個人根器上的差異,大者見其大,小者自見小;原始與部派,是佛法隨時間的遷流而產生的變化;南傳與北傳那是佛法應地區性的差異而產生。吾人以為這些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及理由,但不管怎麼說,這些與你本性又有何干?
生:這麼說,還是了生脫死、明心見性比較重要囉!
師:你還是只會說夢話。
生:......
第一一八則
生:一位見性者還會生氣嗎?
師:須要生氣時,照氣不誤。
生:何時須要生氣呢?
師:譬如見到你這位鈍根阿師,他就有一肚子的氣。
生:雖然我是位鈍根之人,但我也有心向道呀!
師:道在何方,你擬向它?
生:我實在不知道在何方?
師:何處不是道呢?
生:......
第一一九則
生:道不是修而得,也不是不修,那究竟什麼是道呢?
師:何處不是呢?
生:難道殺人、放火也是道嗎?
師:罪性本空,空豈不是道嗎?
生:......
第一二○則
生:請問老師,如何將「禪」融入生活之中?
師:當你口渴時,就喝一杯開水吧!
生:這麼說,「禪」并不是一般想像中很難理解的事嘛!
師:你若想去理解它,那麼可以肯定那絕不是「禪」。
生:是不是平實的生活本身就是「禪」?
師:你若執著平實的生活就是「禪」,那麼天下的白癡豈不是個個都成為禪師了嗎?
生:這麼說,「禪」也是相當難以令人理解的囉!
師:即使你絞盡腦汁想去理解它,可以肯定的是那絕不是「禪」。
生:究竟什麼是禪者的生活呢?
師:吃飯、穿衣、游山玩水,無一不是呀!
第一二一則
生:一般的說法,社會的一切亂象,是因為執著有個我,有個心而生起;若不執著有我,不執著有個心,社會自然也無亂象。這麼說對嗎?
師:對是對啦!只不執著有我、不執著有心的又是什麼呢?
生:......
第一二二則
生:我曾聽說過,人只要肯直下承擔,當下就是,故不必再去找什麼本性的。這種說法對嗎?
師:對是對啦!只這直下承擔者又是誰呢?當下就是,「當下」又是什麼呢?就說你承擔「你自己就是佛」,到底佛又是什麼呢?
生:.....
師:若只在光影門頭上弄精魂,還談什麼直下承擔呢?設使你承擔得了,也不過是個弄精魂漢,也只是個死漢,這與你本心本性又有何干?
生:.....
第一二三則
生:本性這種東西,想去修它固然不對,不想去修也不對,那要怎麼做才好呢?
師:你想「怎麼做」也不對呀!
生:只這樣的話,我永遠無法了脫生死、解脫煩惱呀!
師:假如有人想拿鐵釘釘虛空,又為釘不住虛空而煩惱,你會認為怎麼樣呢?
生:那種人簡直是在自尋煩惱嘛!
師:其實你也跟那種人沒有什麼差別呀!
生:......
第一二四則
生:不在三界內,不在有無中的,究竟是什麼呢?
師: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生:能否說得更具體些呢?
師:(默然片刻)這個即是。
生:......
第一二五則
生:宗門的上乘心法總是要人不用修、不用學,要行即行,要坐即坐,任運著衣裳。我若也這麼做的話,顯然與凡夫沒有什麼差別。
師:你若這麼做,的確與凡夫沒有差別。
生:那要怎麼辦才好呢?
師:你想怎麼辦,也鐵定與凡夫沒有差別。
生:這麼說,宗門上乘心法與我是無緣了。
師:先不管有緣或無緣,只超越凡圣的又是什麼呢?
生:......
第一二六則
生:老師!您是以什麼心態去過活每一天?
師:你以什麼為「我」?你先說說看!
生:身心是四大的假合及六塵的緣影,如夢幻泡影,當然不是真正的「您」,到這裡我卻不曉得真正的您是什麼呀!
師:別人的事您暫且不必理它,只真正的你又是誰呢?
生:......
第一二七則
生:念佛真的能往生嗎?
師:如來者無來也無去,你擬往生何方?
生:當然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呀!
師:原來只是一場游戲,一場夢嘛!
生:不管怎麼說,在西方極樂世界總比在六道中好很多呀!
師:原來還是個守尸鬼,只擬往生者又是誰呢?
生:......
第一二八則
生:禪門省要處,請老師明指!
師:春夢了無痕。
生:我還是不懂呀!
師:傻瓜!誰要您懂呢?
生:......
第一二九則
生:老師是以什麼來供養一切眾生呢?
師:我見無一眾生可度,我是以此來供養一切眾生。
生:既然說無一切眾生可度,那麼還能夠說供養一切眾生嗎?
師:是真供養。
生:......
第一三○則
生:將一條蚯蚓切成兩斷,頭尾各自跑掉,業力將隨那一段而去呢?
師:你是張師兄嗎?
生:是。
師:是什麼?
生:......
第一三一則
生:如何才能徹底解脫呢?
師:是誰縛了你呢?
生:沒有人縛我,大概是我自己的妄想心吧?
師:那個是你的妄想心呢?
生:就是那個會起心動念、胡思亂想的心呀!
師:你面對那個妄想心,做得了主嗎?
生:我自認對它做不了主。
師:你既然對它都做不了主,還說什麼是你的妄想心呢?
生:不是我的妄想心,那會是誰的呢?
師:經典上分明說過,那只是六塵的緣影心罷了!
生:這麼說,何者才是我的真心呢?
師:只問者即是。
生:這麼說真心與妄心原來很難分辨!
師:真、妄原都只是假名,超越真、妄者又是什麼呢?
生:......
第一三二則
生:禪門總讓人感覺非常深奧,難道不許去理解嗎?
師:不是不許,只是你干嘛要去理解它呢?
生:若不去理解,怎能知道禪門深奧的道理?
師:「禪」不是要你去知道它的道理就好了,既使你理解再高深的道理,那也只是妄覺。
生:這麼說完全放任、都不去理解它,這就是禪嗎?
師:這依然只是妄覺。
生:那麼把一切都歸于無,或者歸于滅境上,這麼做對嗎?
師:那只是無記。
生:這麼說,那要怎麼辦才好呢?
師:你想「怎麼辦」也不對呀!
生:......
第一三三則
生:一位見性者,閻羅王要來抓他時,他會怎麼做呢?
師:傻瓜!閻羅王到底要從那裡下手呢?
生:......
第一三四則
生: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法」是指那個法呢?
師:那個「法」不是呢?
生:難道吃飯、穿衣、睡覺也是嗎?
師:當然也是啊!
生:只衣服就有很多不同款式,菜色也千差萬別,這那會是平等而無有高下呢?
師:仁者自生分別,若不分別那有高下?
生:這麼說一切法都不許分別囉?
師:不是不許,只是分別的是你而不是法呀!
生:......
第一三五則
生:祖師云:「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鼓莻€是本體呢?
師:(展開雙手)就是這個。
生:......
第一三六則
生:何謂一真法界?
師:花開花謝。
生:這不是自然現象嗎?
師:是。
生:何謂一真法界?
師:花開花謝。
生:我懂了!
師:你懂什麼呢?
生:一真法界就是自然現象。
師:你這麼說,閻羅老子準不放過你的。
生:......
第一三七則
生:惠明上座已經徹悟后,為什麼還問六祖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難到頓悟者不知道自己已經到達究竟嗎?
師:惠明尚未得到六祖的口頭印可,故而迂迴地提出這個問題。他的用意無非是想證明他所證的與歷代祖師無二無別罷了!
生:難道已頓悟者不知道自己已經到達究竟嗎?
師:這不是知不知道的問題,這是依著宗門不成文的規矩,在有明眼善知識時互相印可一下而已,嚴格地說,無此必要。再說,若實是究竟,那已經超越知與不知的范疇。
生:宗門的究竟境界不許人知嗎?
師:不是不許,只是有境界可知,那已經不是究竟的了!
生:那不可知的境界呢?
師:那也不是。
生:那究竟什麼才是呢?
師:若說究竟嘛!什麼都是呀!
生:......
第一三八則
生:大乘八宗,何宗最殊勝?
師:(默然片刻)只這一宗最殊勝。
生:......
第一三九則
生:祖師云:「見色便是見心」,這麼說對嗎?
師:對是對啦!只不見色時心又在何處?
生:......
第一四○則
生:外道所說的不生不滅與佛所說的不生不滅,差別在什麼地方呢?
師:差別就在你的心上呀!
生:難道它們兩者都沒有差別嗎?
師:你若不去分別時,還說什麼差別呢?
生:......
師:這些原都只是夢幻空花,你又何必「分別名相不知休」呢?我問你,男人與女人是同是別?
生:就男女相說嘛!是有差別;就人類來說嘛!是沒有差別,因為都是人嘛!
師:原來差別是從你心上產生的名相而來,只超越一切名相的是什麼?你說說看!
生:就是本心本性呀!
師:傻瓜!這依然只是名相呀!
生:......
第一四一則
生:佛與祖師捨報后都說住在常淨寂光淨土,究竟常寂光淨土在何處呢?
師:何處不是呢?
生:只這五濁惡世也是常寂光淨土嗎?
師:是。
生:我實在想不通??!
師:心淨則國土淨嘛!
生:這個我懂。
師:那什麼是心呢?
生:......
第一四二則
生:真的有天人嗎?
師:有無真的天人暫且不論,有真的人嗎?
生:世界上人那麼多,那會沒人呢?
師:在我看,那只是四大五蘊的假合,那有真正的人呢?
生:......
師:除了四大五蘊以外,那個是真正的人呢?
生:......
第一四三則
生:一位真正的見性者,你若用刀殺他時,他還會痛嗎?
師:痛或不痛暫且不論,你以何為見性者呢?
生:歷代祖師很多都是見性者呀!
師:你說的只是五蘊幻軀,離開五蘊幻軀,見性者又是誰?
生:......
第一四四則
生:「無來無去、無代志(無事)」這句話是否表示已經開悟見性了?
師:是誰「無來無去、無代志」呢?
生:是廣欽老和尚呀!
師:那你去問廣欽老和尚好了!
生:他已經捨報了,我無法問他呀!
師:他不是說「無來無去」嗎?
生:......
第一四五則
生:何謂色即是空?
師:如兔馬有角。
生:何謂空即是色。
師:如牛羊無角。
生:......
第一四六則
生:有作思維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到底真實心體是什麼呢?
師:是有作思維呀!
生:這只是妄想緣氣,非實心體。何者纔是真實心體呢?
師:是有作思維呀!
生:這只是妄想緣氣,非實心體。何者纔是其實心體呢?
師:依然是有作思維呀!
生:這麼說令我更加迷惑了!
師:你也可以不迷惑呀!
生:要怎麼做才不迷惑呢?
師:你問什麼呢?
生:......
第一四七則
生: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到底什麼是常自寂滅相呢?
師:(默然)
生:......
師:你懂嗎?
生:我不懂。
師:就是常自寂滅相呀!
生:......
第一四八則
生:一片白云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這裡所說的白云是不是指無始無明?
師:你認為呢?
生:我想應該是指無始無明。
師:我卻不這麼認為。
生:老師你認為白云指的是什麼呢?
師:白云就是白云嘛!
生:那歸鳥為什麼會迷巢呢?
師:那裡有歸鳥呢?
生:......
第一四九則
生:祖師云:「自從一見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到底桃花與悟道有何關係呢?
師:桃花就是道呀!
生:......
第一五○則
生:如何是道呢?
師:春來百花開。
生:老師怎麼將境示人呢?
師:我不將境示人。
生:那如何是道呢?
師:春來百花開。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