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消費者日趨精明,且理性消費的大環境下,能夠讓用戶買到便宜好貨,讓新品牌壓縮成本,彌補營銷、渠道短板實現雙贏的電商平臺,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成長紅利期。大只500總代
成立短短三年多,從不起眼的社交低價拼團起家,到快速成長為中國第二大購物App,拼多多一路走來頗有爭議,卻又步伐堅定。如今,其成功已經證明,“正品、低價、高質”共存的C2M模式并非癡人說夢,也確確實實讓消費者得到了實惠。
近日,拼多多宣布開啟“百億補貼 擊穿底價”活動。此次活動拼多多直接拿出100億預算直接補貼商品價格,覆蓋家電數碼、母嬰用品、個護、食品等多個品類。據悉,該活動不僅有拼多多官方背書,且有品牌旗艦店參與,官方正品保障,平臺直接補貼百億,商品全部為歷史最低價。目前,該活動已經正式上線,入口在拼拼多多App首頁C位品牌館。
打開拼多多App,點擊“品牌館”,即可進入活動頁面。目前,首頁主推的是家電數碼品類,可以看到,包括蘇泊爾、TCL、美的、九陽、格蘭仕、海爾等多家一線家電品牌均參加了此次活動,且官方保障正品。
此外,經查,此次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名副其實,真正做到了“擊穿底價”,多個爆款產品同型號售價均低于其它電商平臺,堪稱歷史最低。
以首頁主推的爆款美的5L電壓力鍋YL50Simple101為例,拼多多限時秒殺價僅190元;而同樣型號,某東同樣型號則要268元(準點秒殺價也要229元)。
另一款格蘭仕機械旋鈕微波爐P70D20TL-D4拼多多售價259.9元;同樣型號,某東秒殺價則為309元;
蘋果最新的AirPods 2代(配無線充電盒)拼多多售價僅1388元,且全新國行正品帶票;同樣型號,某東蘋果授權店手機1618元。
10公斤爆款洗衣機——海爾G100818GB(1級能效、變頻)也在拼多多此次活動中迎來冰點價,限時秒殺僅需1965元;而某東同樣型號,秒殺價為2299元。
此類同款比價不勝枚舉,不僅家電數碼類產品實現了“擊穿底價”,母嬰用品、個護、食品等品類也同樣享受到了百億補貼的優惠,覆蓋品牌之廣、底價產品之多,業內罕見。進而可以肯定的是,拼多多此次百億補貼并非營銷噱頭,而是切切實實將補貼用到的品牌商身上,實現了同款型號正品家電全平臺的最低價格,誠意盡顯。
長久以來,“一分價錢一分貨”、“便宜肯定沒好貨”猶如頑疾一般,深深印刻在很多人的消費觀念里。但殊不知,在傳統的零售商品供應鏈銷售模式里,廣告戰、線下渠道投放,下游代理商、 品牌商分攤利潤,等等一系列成本都算到了商品的零售價里。而傳統電商也因為流量掣肘,將成本分攤到產品價格上。在此模式下,很多人花高價購買的產品,未必見得是“好貨”。
于是,諸如拼多多的新興電商平臺,期望打破這一消費認知。通過C2M模式(顧客對工廠)對傳統供應鏈進行極致壓縮,傳統線下和電商渠道的漫長鏈條,被壓縮為“生產——物流——消費者”,而原本消耗于中間環節的資源和投入,節省下來釋放為增量價值,回歸供需兩端。
另外,通過去中心化的流量分發機制,大幅降低了傳統電商的流量成本。最終,終端商品價格大幅下降,企業也能保有可持續的合理利潤。
眾所周知,一個品牌商家會在很多平臺開店、中小商家上游供應鏈交織密切,同樣的商品在拼多多和其他電商平臺并沒有什么差別,可能同一個工廠產的,連發貨地都一樣。但拼多多價格一定更便宜,一是因為運營成本低,還有此次“擊穿底價”這樣的平臺補貼——不惜倒貼你錢。
僅僅便宜還不夠,拼多多還會基于平臺大數據,根據消費者喜好與需求,幫助工廠實現定制化生產,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挑剔需求,也解決了供應段的庫存和積壓難題,持續降低采購、生產、物流成本,讓“低價高質”商品成為平臺主流。這也是拼多多“便宜有好貨”誕生的根本,實現了低價、優質的雙贏。
而且,和傳統電商渠道主要精力放在引進現成的頭部品牌最大的不同是,拼多多更愿意把主要精力,放在滋養、扶植新的品牌上。在消費者由重品牌的虛榮消費,向重品質的精明消費轉型的大趨勢下,扶持具有生產設計研發能力的代工企業,轉型為新品牌企業,反而成為拼多多異軍突起的最大殺手锏。
去12月12日,拼多多正式啟動“新品牌計劃”,該計劃是聚焦中國中小微制造企業成長的系統性平臺,拼多多將扶持1000家覆蓋各行業的工廠品牌。這些品牌往往有相似的背景和標簽:
長期為國內外知名品牌代工,在國際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同時,企業的營銷通路和經驗嚴重不足,轉型升級困難,自主品牌的價格優勢很難轉化為規模優勢。同樣的品質,貼牌產品不愁銷路,這些自主品牌卻無人問津。消費者寧愿花4倍的價格購買貼牌產品,因為他們對這些代工品牌一無所知。同樣的生產線,只有最后的貼牌環節,是貼牌產品和自主品牌產品的唯一區別。
“通過全面推動‘新品牌計劃’,我們希望讓過去存在于流通和營銷環節的價值,回歸制造業本身;讓更多曾屬于國際品牌的附加值,回流中國制造。”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表示。
前不久,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19年Q1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電商App滲透率達69.4%,行業DAU均值2.49億,均達到了統計周期內的最高值。其中,手機淘寶和拼多多是用戶使用最多的購物App。數據顯示,2019年3月,手機淘寶和拼多多的滲透率及DAU均值均分列綜合電商的前兩名,消費者對于拼多多的認可度可見一斑。
C2M模式、新品牌計劃....加上諸如此次真“擊穿底價”的百億補貼,將消費者需求放在首位,拼多多接下來的傳統電商破局之路還將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