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太清號稱有清一代第一女詞人,論者常常將其與納蘭性德并舉,可見受推崇的程度。
顧太清(1799-1876),清代女詞人,她原本是滿洲人,姓西林覺羅,單名一個春字,字梅仙,又字子春。后因故認作顧家女,改姓顧,又因丈夫號太素,她希望與夫相偕,便自號太清,有常常自署太清春,晚年自號太清老人椿。
顧太清不僅才華絕世,以詞名重于士林,在清代素有“滿洲詞人男有成容若,女有顧太清”之稱。足見其文采風流。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適中,溫婉賢淑,深得奕繪鐘喜愛。
早年經歷
顧太清能夠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這與她的出身家庭背景有關,鄂爾泰是雍正朝有名的大權臣,顧太清就是他的曾孫女輩。顧太清的祖父鄂昌,是鄂爾泰的親侄兒,在乾隆時期鄂爾泰與張廷玉爭權斗勢獲罪被殺。家族開始慢慢的沒落。其后人鄂昌因受文字獄牽連被害后,家產籍沒,最后被賜死。
鄂昌死后,這一冤案,影響到了顧太清這一代,顧太清之父鄂實峰舉家遂遷往西山居住。一年兩載之后,富察氏便產下一男二女,長女便是顧太清。
因祖上有罪,顧家以后子孫不能再做官,在清代,如果祖上有罪,后代最難翻身。雖然后代以后不能再做官,但顧太清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從未停止,顧太清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還能有不俗的成就也多虧了其父母。
婚姻美滿
顧太清的丈夫,名叫奕繪,說起來還是乾隆皇帝的曾孫,他的祖父就是乾隆第五子永琪。他與顧太清還有親戚關系。顧太清是奕繪祖母,即永琪之妻西林覺羅氏的內侄孫女,兩人年幼就有諸多互動。二人在結婚之前,奕繪還花費重金打點宗人府。最終得以在宗人府的簿冊上,使顧太清偽隨姑父顧的姓氏,就一洗罪臣之后的案底。在這件事完成后,奕繪終于如愿以償娶了顧太清,作側室,在名分上太清是妾。
嫡夫人不久逝世,他并沒有再娶,顧太清實際上與正室無異。也足見奕繪對顧太清寵愛,奕繪自己本身也足夠優秀,加上顧太清的才華,兩人的婚姻,堪稱神仙眷屬的典范。
顧太清名春,號太清,奕繪名繪,號太素,再看他們兩人的詩詞集。奕繪的詩集名曰《流水篇》,顧太清的則稱《落花集》。奕繪的詞稿名曰《南谷樵唱》,顧太清的則稱《東海漁歌》。這真的是太巧合了,兩人的相愛好似上天安排好一樣,一定特別的緣分讓他們相遇相知。
這樣幸福的日子過了九年多,可天有不測風云,奕繪忽得了一場重病,沒多久,終與世長辭。
“丁香花公案”由來
就在奕繪故去的第二年,一樁偶然事件打破了顧太清平靜的生活。那就是有名的“丁香花公案”
這件案件講起來乃是杭州文人陳文述向顧太清索詩一事談起。陳文述乃杭州一介文士,最好吟風弄月,專收閨中女兒或青樓藝妓為弟子,教授些吟詩填詞的技藝。其在詩詞收集起來,編成《蘭因集》。為了抬高這個集子的聲價,陳文述致信顧太清索要其寫詞,顧太清在當時已是盛名在外,顧太清不愿自己的作品與藝妓之作同集,因此拒絕了陳文述索詩的意圖。在顧太清未允許下,陳文述私自放了一首顧太清的詞,顧太清大怒之下,寫詩譏誚:
含沙小技大冷成,野騖安知澡雪鴻。
綺語永沉黑闇獄,庸夫空望上清宮。
碧城行列休添我,人海從來鄙此公。
任爾亂言成一笑,浮云不礙日頭紅。
陳文述看到這首咒罵嘲諷詩后,很是生氣因此銜恨在心,總要伺機報復。
時間又過去了幾年,顧太清走出了喪夫之痛,開始重拾舊日生涯,與京中文人雅客往來唱和,其中與大詩人龔自珍最是往來。龔自珍,才華橫溢,詩作獨步一時,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之句顧太清十分欣賞。龔自珍因供職宗人府,閑暇時間多,經常出入顧太清家中交流詩詞,龔自珍寫了一首“己亥雜詩”:
空山徒倚倦游身,夢見城西閬苑春;
一騎傳箋朱邸晚,臨風遞與縞衣人。
在詩后還有一句小注:“憶宣武門內太平湖之丁香花。本來這是正常的詩
在陳文述得到一首后,他將憶丁香花的詩和記夢的詞妙巧地聯系起來,再稍加注釋,就制成了龔自珍與顧太清偷情的鑿鑿鐵證。這事傳開以后,顧太清被奕繪嫡子載鈞趕出貝勒府,租房居住,度日十分艱辛。龔自珍也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黯然離京。
晚年結局
顧太清晚年,載鈞病逝,因無子嗣,過繼太清之孫為嗣,顧太清得以重歸貝勒府。顧太清晚年多病,但筆耕不輟,曾以“云槎外史”之名,著成二十四回《紅樓夢影》,成為第一個續寫紅樓夢的人,也成為中國小說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說家。
顧太清七十九歲病逝,死后葬于奕繪墳墓之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