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解家隊伍【注】(節選)
田華
那一年天氣轉冷得早,時間是農歷九月中旬,晚上人要睡熱炕才會覺得舒坦。一天晚上,月亮亮蒼蒼的,吳中有在回家返回馬號時,無意間看見了這驚人的一幕:一支似乎從天而降的隊伍正在悄悄經過死寂一片的王莊。
①不好!又過隊伍啦。吳中有心中暗自叫苦,拔腿就要跑,卻被好奇心給扯住了。吳中有藏身一棵樹后偷看,只見這支長蛇一樣的隊伍前頭已經走出了他的視線,后邊還在源源不斷地趕來。這些人一律灰軍衣,打綁腿,背著豆腐塊一樣的行李,肩扛長槍短炮,邁著整齊的步伐一隊隊走過。
月亮底下,除了有節奏的腳步聲,幾乎聽不到別的聲響。偶爾有三兩個騎馬的人揚起一溜塵煙越過行進的隊伍疾速向前,但除了馬蹄聲,似乎也難以聽到其他聲音。
吳中有從未見過這樣一支奇怪的隊伍,他發現這些人一律看向前方,好像看著前邊人的后腦勺才能行進一樣,而對于路邊這個叫王莊的村子,他們視而不見,或者壓根兒不感興趣。他們好像走在無人的荒野上。
這使吳中有想起以往那些個隊伍,那些隊伍有的朝東開拔,有的向西逃竄,來來往往,亂七八糟,但在經過時會無一例外地停下來,無一例外地人喊馬嘶涌向王莊,打莊劫舍心滿意足后才肯離去;而這個夜晚,吳中有眼前的這支隊伍儼然一支“啞巴隊伍”,世上難道還有不會說話的隊伍?這讓偷窺中的吳中有覺得不可思議,他掐了掐自己的臉,再次肯定確實有這樣一支不嚷不叫,也不肯為王莊停留的隊伍。
②王莊那些反應遲鈍的狗過了好一陣子才叫起來,它們向來懶散,亂叫一通后便很快閉了嘴。
心驚膽戰的吳中有跑回馬號時,發現棗紅馬和青騾子不見了,槽上只剩下老牛和瞎驢,它們略顯孤寂與不安。馬和騾子肯定讓王十萬牽走了,吳中有想,除了王十萬還能有誰?剛才那些隊伍又沒有進到村里來。
王十萬是咋知道要過隊伍的,這老狐貍咋就不言喘一聲呢?吳中有給牲口槽里添上草料,抓了幾把精料撒開,澆了點水,拿耙子胡亂地拌了拌。
王十萬一定又把棗紅馬和青騾子拉到山里躲避隊伍去了,他肯定還帶著他的女人和娃娃,吳中有尋思著,心中一時有些不快。王十萬是怎么知道隊伍要來了,而他卻一點也不知道呢?以往過隊伍,不管多緊張,東家都會來打一聲招呼。王十萬通常會說,我出去躲躲,你給咱守著馬號,他們不會難為一個長工的。
可這次王十萬居然沒打招呼就把牲口牽走了。吳中有又一想,自己剛才不是回家去了嗎---他剛剛跑回去看了一趟他的瞎娘,他看娘盤腿坐在炕上紡線,就幫娘搓了一陣棉條。③娘眼睛雖然看不清東西,但照著影兒,摸索著什么都能干。吳中有又給娘挑了兩擔水,劈了足夠燒幾天的柴棒之后才回到了馬號。或許王十萬就在這時候到馬號里來了,但吳中有不在。這么一想,吳中有覺得根本怪不著東家,你不在馬號里,東家咋跟你交代呢?
吳中有看著空空蕩蕩的馬號,看著老牛和瞎驢心不在焉地嚼著草料,不由得懊惱起來,他經常會不由自主地陷入這種懊惱之中:吳中有你就不是個喂牲口的好長工,他不止一次這樣對自己說。這馬號曾拴過四匹大馬,三頭壯騾子,四堵墻一樣結實的大犍牛和兩頭精干的毛驢,屈指一算大大小小一共十三頭牲口。哦,不,最熱鬧的時候有十五頭之多呢-要沒個十幾頭牲口,東家王十萬還配在鶉觚原上叫王十萬嗎?
牲口最多的那會兒吳中有還小,剛跟著老邦子學喂牲口。老邦子去世后他開始獨自喂養絲口。正是吳中有常年盡心竭力地喂養,才使王十萬的牲口個個皮光毛亮,膘肥體壯;才使王十萬的牲口走到哪里都氣宇軒昂,與眾不同。因此東家總把吳中有和另四個干農活的長工區別看待,不但逐年給他加工錢,每年還外加三斗麥。
東家把賬算得精著呢,吳中有知道給他加的那點工錢和糧食不過是東家身上搓下的一點點碎垢痂而已,東家是干什么都不吃虧的主。要知道,王十萬每年光靠把馬和騾子租給煙客和鹽客就賺得不少銀錢,還不要說有種莊稼的收入。王莊地處陜甘交界處,又是西蘭公路便道必經之地,向來商賈往來頻繁,正是這得天獨厚的位置,讓王十萬成了王十萬。
但是這些年情形大變,自打開始打仗過隊伍,王莊人就再沒過過安生日子。王十萬的日子自然更難過。人怕出名豬怕壯,很多隊伍到王莊就是沖王十萬來的。鶉觚原上有幾個王十萬?既然名聲在外,包括王莊在內的所有人都認為王十萬出糧出錢理所應當。當家產因為自己的名聲如消雪般變得越來越少時,王十萬雖然痛心卻無可奈何。其實,最讓王十萬舍不得的是那幾匹高頭大馬和力大無窮的騾子,那是他的生財樹,可它們讓那些不要臉的隊伍和土匪們一回回搶的搶,奪的奪,強行全給弄走了,幾頭牛也讓他們宰掉吃了肉,到最后就只剩下一匹紅馬和一頭灰騾子,再就是一頭老牛和一頭瞎驢了。
俗話說財帛連人心,想起那么大片的莊稼無牲口耕種,想起再也不能靠租賃馬和騾子賺銀錢,王十萬心如刀割,他不止一回抱頭痛哭。東家一哭,吳中有就心生愧疚,覺得像是他把牲口越喂越少了似的,這就是他時常懊惱的原因。每當想起這些,吳中有心里就像吃了石頭一樣沉重。
心慌意亂的吳中有再次給牛槽里添足草料后就匆匆離開了-牛和驢他已經顧不上管了,他得趕快找地方躲起來。這么大的隊伍過來,萬一把他抓走了,誰照顧他的瞎娘呢?萬一他被逼上前線打仗死在了外頭,誰又抬埋他的瞎娘呢?④他妹子秀青的男人就是抓壯丁打仗死在了外頭,秀青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
【注】中篇小說《解家隊伍》取材于甘肅省靈臺縣邵寨塬(古稱鶉觚),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前一支解放軍隊伍過境王莊籌集糧草時,因經費不足向老百姓借糧打下欠條,后來兌現的故事。本文節選自小說第一部分。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頭部分先寫九月中旬氣候寒冷,人們晚上要睡熱炕才舒坦,再切入吳中有月夜的見聞,自然而不做作。
B.吳中有跑回馬號,發現棗紅馬和青騾子不見了,感到心驚膽戰;槽上僅剩的老牛和瞎驢,加劇了他內心的不安。
C.吳中有常年盡心竭力地為東家喂養牲口,回家給娘挑水劈柴,樸素的日常行為體現了中國農民身上歷久彌深的優秀傳統品格。
D.本文寫了吳中有在回馬號途中的見聞和回馬號后的思緒,插敘了王十萬的牲口由多到少的過程,在舒緩的敘述中展現了特定的社會背景。
2.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句子①中“暗自叫苦”與第五段的內容照應,吳中有看到“又過隊伍”后“拔腿就要跑”的原因也在第五段得到了解釋。
B.句子②中“過了好一陣子才叫起來”的狗“很快閉了嘴”,從側面襯托出今晚經過王莊的這支隊伍的“奇怪”。
C.句子③中的“照著影兒”這一細節,生動刻畫了一個辛苦勞作的農婦形象,意在展現當時底層百姓生活的困苦。
D.句子④表達了吳中有對妹妹秀青“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的心疼和無奈,表現了對敵人的憤恨和戰爭的殘酷。
3.吳中有跑回馬號后,思緒萬千,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請對他的心理變化加以梳理概括。
4.讀書小組要圍繞此文進行一場文學探究,并進行組內交流展示。經討論,探究主題為:語言表達藝術。作為小組成員,請寫出你的發言要點。
6.B【解析】“感到心驚膽戰”“加劇了他內心的不安” 錯誤。吳中有心驚膽戰的原因不是發現棗紅馬和青 騾子不見,而是看到隊伍經過王莊,害怕再次遭到劫 掠。棗紅馬和青騾子不見后,僅剩的老牛和瞎驢顯 得孤寂與不安,不是老牛和瞎驢加劇了吳中有的 不安。
7.C【解析】“意在展現當時底層百姓生活的困苦”錯 誤。娘眼睛看不見,但依然照著影兒摸索著什么都 能干,意在體現娘身上吃苦耐勞的優秀傳統品格。
8.【答案】①不快。吳中有回到馬號發現棗紅馬和青騾 子不見了,認為一定是東家不打招呼就拉著馬和騾 子到山里躲避隊伍去了,因而心生不快。②釋懷。 吳中有想到可能是東家到馬號來時,自己還在家幫 娘挑水砍柴,怪不著東家不招呼,心中也就釋懷了。 ③懊惱。看著空蕩蕩的馬號,吳中有回想起東家對 他的厚待和這幾年每況愈下的情形,心里像吃了石 頭一樣沉重。④害怕。吳中有再次給牛槽添足草料 后匆匆離開,生怕被抓走逼上前線,無人照顧抬埋他 的瞎娘。(每點1分)
【解析】①吳中有尋思王十萬一定又把棗紅馬和青騾 子拉到山里躲避隊伍去了,他肯定還帶著他的女人 和娃娃,但這次不言喘一聲,沒打招呼就把牲口牽走 了,這令吳中有心中一時有些不快。②吳中有一想, 自己剛才回家去了。或許王十萬就在這時候到馬號 里來了,但自己不在。這么一想,吳中有覺得根本怪 不著東家。自己不在馬號里,東家沒有辦法和自己 交代。③吳中有看著空空蕩蕩的馬號,看著老牛和 瞎驢心不在焉地嚼著草料,不由得懊惱起來。回想 起東家對他的厚待和這幾年每況愈下的情形,覺得 像是自己把牲口越喂越少了似的,心里就像吃了石 頭一樣沉重。④心慌意亂的吳中有再次給牛槽里添 足草料后就匆匆離開了,他顧不上管牛和驢了。他 害怕萬一自己被抓走逼上前線了,沒有人照顧抬埋 他的瞎娘。
9.【答案】①用詞生動鮮明,符合人物身份,富有生活氣息。如“熱炕”“扯住”“老狐貍”“言喘一聲”等充滿情 趣,生活氣息濃厚。②多用問句,生動傳神地展現人 物心理。如“世上難道還有不會說話的隊伍?”體現 了吳中有當時的驚奇;“誰照顧他的瞎娘呢?”“誰又 抬埋他的瞎娘呢?”體現了吳中有當時的害怕。③比 喻淺近直白,鄉土氣息濃郁。長蛇一樣的隊伍、四堵 墻一樣結實的大犍牛、碎垢痂似的工錢和糧食等,選 取鄉土生活中常見的物象作比,淺近直白,具有濃郁 的鄉土生活氣息。④語言平實質樸卻富有張力,引 發讀者聯想。如從吳中有“掐了掐自己的臉”“再次 肯定”等表現中,可以想見以往過隊伍給老百姓帶來 的傷害之深和解放軍軍紀的嚴整;從秀青的男人被 抓壯丁打仗死在了外頭,可以想見當時反動軍隊對 老百姓的迫害之深。(每點2分,任答三點得滿分)
【解析】本題要求探究文本的語言表達藝術,回應了 統編語文教材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二單元中“語言的 錘煉”的單元研習任務。錘煉語言,需從詞語、句式、 修辭和語言特色等角度展開。從用詞上看,“熱炕” “扯住”“老狐貍”“言喘一聲”等詞語符合吳中有長工 的身份,充滿生活氣息。從句式上看,本文多以問句 形式展現吳中有的內心獨白,如“世上難道還有不會 說話的隊伍?”“這老狐貍咋就不言喘一聲呢?”“而他 卻一點也不知道呢?”“東家咋跟你交代呢?”“東家王 十萬還配在鶉觚原上叫王十萬嗎?”“鶉觚原上有幾 個王十萬?”“誰照顧他的瞎娘呢?”“誰又抬埋他的瞎 娘呢?”生動傳神地展現了吳中有的心理狀態。從修 辭上看,本文多用比喻修辭,喻體多選用鄉土生活中 常見的事物,如“長蛇”“豆腐塊”“墻”“碎垢痂”等,淺 近直白,鄉土氣息濃郁。從語言特色上看,本文語言 雖平實質樸,卻能夠引發讀者關于當時社會狀況和 百姓生活狀態的聯想,極富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