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詠老師姓名學研究,紅樓夢中人物取名的藝術特點,紅樓夢人物名字和命運的關系
紅樓夢中人物取名是門藝術,紅樓夢人物名字和命運的關系,紅樓夢人物命名的藝術特點,紅樓夢人物取名的社會寓意,紅樓夢中人物的名字寓意,紅樓夢人物名字有什么特殊含義呢?這來謝詠老師收集整理來聊一聊!
《紅樓夢》中很多人的名字都暗示了人物的命運嗎?
《紅樓夢》中的人物眾多,曹雪芹起名很注意人物的性格化,用字奇,字面廣,有的用的是鳥名,有的是花名,有的是寶珠玉器的名字,豐富多彩,富貴高雅。許多人物的名或字,或幾個人的名字合起來,都是大有深意的。有的暗示了人物的命運,有的則是對情節發展的某種隱喻,有的概括了人物性格的某些特點,有的是對人物行事為人的絕妙諷刺,有的是人物故事的某種暗示等等。
四大家族的故事一開始是通過甄士隱賈雨村冷子興劉姥姥由遠及近,從外到里去講述的,不管賈家還是江南的甄家,這四個人講述的故事都是“真(甄)假(賈)難⑴(冷)留(劉)”,意味著四大家族一敗涂地的悲慘下場。 再如寶玉、黛玉、寶釵和妙玉,這是書中的四個主要人物,他們之間有著復雜的關系。
曹雪芹的起名,可謂煞費苦心。釵、黛都和婦女妝扮有關,它們代表著兩種不同類型的封建少女。“寶玉”二字,一分為二,“寶”字和“釵”相連,成了寶釵;“玉”字則和“黛”字相連,成了黛玉。這種設計,在相當程度上,概括了《紅樓夢》,故兩人都有一個“玉”字,妙玉成了寶玉的一面鏡子。
《紅樓夢》中的人名大量地使用了諧音。例如甄士隱和賈雨村可以理解成“真事隱(去)”“假語村(言)”,類似現代小說或電視劇中出現的“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之類的免責聲明。賈政是“假
正(經)”,是滿嘴“仁義道德”的偽君子。而賈寶玉則是“假寶玉”,是一塊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頑石”。賈鏈的名字則更直接暴露了其本質“假廉”,是個不知廉恥的荒淫之徒。王熙鳳是“枉”為(言語、秉性)“犀”利“鋒”快的女人。
另外,有人將“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的首字理解成“原應嘆息”,感嘆四人短暫的青春年華,也有人將這四個字理解成“原因探析”,大概是探析封建社會衰敗直至滅亡的原因吧!至于上文中提到的“妙玉”是廟中的玉石,表明了她的身份,原是出家人。秦可卿則是“情可欽(親)”,馮淵是“逢冤”,襲人是“戲”子(蔣玉函)的“人”。平兒是“瓶兒(擺設)”,秦鐘也是個“情種”,卜世人就是“不是人”,詹光就是“沾光”,地名“青埂峰”則是“情根峰”等等 《紅樓夢》以其博大精深的內容涵蓋量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座至今無人能超越的豐碑,人名拾趣只觸及到一點皮毛而已。人物名字的諧音 書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諧音都有特殊的含義,或諷刺,或感嘆,是為紅樓夢的藝術之一。脂硯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隱意,試看分解;
寶玉的名字各含“黛玉”、“寶釵”中各一個字;
這說明寶玉與二人的關系,三人之間的命運密不可分。且“寶”在前,“玉”在后,而釵、黛的名字前綴也就說明的今后的關系。通靈寶玉與金圈的暗含似是人間姻緣,而玉的前生在世與空靈卻似是證明前世姻緣,固此,寶釵必是寶玉的愛情暗含。而黛玉終究是夢中的一樣的化影,與“玉”合在一起,只是“遇”,而非“緣”,那么這三個名字合在一起,前世的結果已經定了。
二、“黛”是青眉色的畫,畫眉,是一種暗色,青色是眉眼間顏色,以“黛”配玉即是一種暗色的表示,使之人物命運聽起到就是一種黯淡,沒有鮮艷的色彩,而且家庭的悲苦與寄人籬下,使之沒有什么特別,而只是一種附屬。似眼間眉黛是一樣的,只是增色,不是主體,反映出黛玉的一生悲劇命運。顏色似有一種隱示。而“寶釵”中的“釵”是金色的叉,請容我這樣解釋。金色的耀眼與光照,一是顯明寶釵的家庭地位與財富,是無可比擬的。另外,釵字一顯出硬度,寶釵的遇事練達、通融與機心,也是名字所能一眼望穿的形象。
三、寶玉二名的巧妙在于既前生來源,又是今生奇巧,“玉”放置塵世間,變成“寶遇”,這一“遇”就使寶玉而成為真實之“寶玉”,而落于貧困之家,這一“玉”的成色就會很差。而口銜玉而誕,又說明其“玉”的來臨。而“賈寶玉”的用法,是賈府中不多的三字名字,是否也是屬于對于寶玉不同于污流,不齷齪于這個虛偽的男人中間的一個“混世魔王”。這樣看來,三字的名字對于男人來說在紅樓夢中是極少的,想起來的有甄士隱、賈雨村、柳湘蓮等等幾位,雖少但個個體現著不同的境遇,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四、與“金陵十二釵”的點示,林黛玉與薛寶釵并列十二釵之首,這一點證明二人在書中的地位,其命運的環環相連,自上天似乎而定,而塵世間卻又糾結在一起,二人才高絮詠。“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中的玉帶高掛與名字相關之意,直接通未解之勢。是一個空空的如也孤苦的悲離。而金簪雖作寶而埋,可是由于在雪中藏起,使之同樣有悲慘的寒冷與冰涼。這也預示著寶釵的命運不是溫暖。
三個人之間的名字、判詞、字數、字意均是有所指,有所代,不得不佩服曹公文字應用之巧妙。《紅樓夢》恰是未寫好之時,就全盤在胸,我們得承認這是小說,寫到這種有針對性的全盤,是不容易的。而所有的寫法又轉承暗合,實為大家。我還將會陸續的將另外一些名字進行解析,希望大家共勉!
四春的名字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名字大家都熟悉,實際上這其中我分析也蘊含著極深的意味。首先可以解讀為“愿、應、嘆、惜”,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試圖的是解析這一意為,我們分別來解讀:
元春:元是首,第一的意思,既表明了元春為大姐的身分,又說明的她的地位,她又是“妃子”,是賈家的風光一時的后臺,作為娘娘,元春的受寵自然是賈家顯赫家族的又一次證明。而“元”又可以理解為“怨”,從元春省親既可知深宮'怨’,與親人分離,有君主長幼之禮,沒有親情,沒有團聚,孤身所怨。也襯托出元春日后生活的悲劇結果。自“元”而起,也是愿,就是希望,這種希望與“怨”重合,很有悲情。元春的每次出場都不是歡樂的場面。省親時浮華的背后,元春也看到了“太過奢華”。另有,“大觀園”本為園子,而園與“元”,但元春失寵,大觀園也隨之敗落。
迎春:迎春,二小姐,是賈赦之女,性格軟弱。唯唯事從,其命運主要以“應”為主,任何事情都表示同意,沒有什么自主,沒有什么主張,總是跟隨。她在書中戲份主要以配為主,任何活動都有迎春的身影,可是很少見其有什么出眾的言辭,她的性格決定著她的悲劇,嫁也孫家,中山狼,悲苦自有,困苦。全在“應”,答應,順從,無法反抗。她既不會象黛玉去追求愛情,也不似寶釵富有心機,更缺乏探春的魄力。迎春是最普通的一種人,可是命運卻在主宰她。
探春:探春,三小姐,趙姨娘所生。是賈寶玉同父異母的妹妹,由于是庶出,自然地位有所不同。探同“嘆”,主要是嘆惜,探春作事果斷,雷厲風行,又識大體,既有原則,又有分寸,管理家務時相當有能力。可是,作為一種犧牲品,她被遠嫁外藩,作為“和親”的葬品,遠離骨肉。她是庶出,不親近趙姨娘,讓人傷心。可是她的心何嘗不想靠近母親,可是地位、身分、白眼,讓其受到多少不平。即連最后的外嫁,有人征求過趙姨娘的意見嗎?啊,“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一嘆三節,走走停停,預示著命運的不公與不平。
惜春:惜春,四小姐,是寧國府的小姐,是賈珍的妹妹。惜春脾性隨和,可有時也刻薄,她在家中有地位,可是她的命運中卻有暗含。因為,他瞧不起自己家中的一切,惜是“憐”,是“珍”,名字與其哥哥賈珍合為“珍惜”,這種“珍惜”卻偏偏是寧府的荒淫與墮落,這一門不是亂綸,即是表面上的修道,是一群偽君子。惜既有挽救的意思,可嘆的往事,也有回憶,還有傷感,想著過往的輝煌,自有惆悵。三春過后諸芳盡,看來春不在,一切都完。
以“春”為名,證明姑娘們青春年少,惜春常在,是不可能的,以“春”來去過渡至今后的秋、寒,讓我們以勝芳去尋悲涼。
王熙鳳:
王府的少奶奶,賈璉之妻,也是世襲的繼承者。“熙”本為“燥”也,也是吵之意,還有旺之意,以嬉戲之意。鳳為百鳥之王,實為鳳是雄性,而凰為雌性。
從字面上來講,熙本為旺相,是陽光的正面,從寓義講這個人實為有能力,有活動,敢為,可以打成一片,在人群之獨樹一幟之人,而鳳實為缺少之物,證明其在賈府的地位實屬罕見,因為她既長房兒媳,又是當家二太太的內侄女,娘家也有勢力。嘴快心機深,取悅于人,心狠手辣,實為不多得。有男子心機和風范,此一名后說書講一同名男性“王熙鳳”,惹來大笑,實是間接說明王熙鳳的地位與。
可惜的是,二奶奶不是男性,終落得聰明反被聰明誤。實際上,鳳的不存在,熙之后必有傷,鳳是少的,熙是多的,吵的,也說明這個人的矛盾與不安分。也可以看到繁華之后的一種表面,小說以王熙鳳的出場及悲哀的蘆葦卷身,葬身荒野,其實作者從名字上就取其深意。
妙玉、李紈、巧姐、秦可卿。這5位是金陵十二釵正冊上的人物,比前7位的地位要差一些,但承轉啟后,命運的安排又是一種角度。
史湘云:是賈府老太太娘家史氏的大小姐,家庭顯赫。可是幼年父母雙亡,由親戚撫養長大。史解為“實”,更是“事”,以上顯明一種背景,史湘云性格豪爽,心直口快,頗有才氣,是史家在書中的一個代表,也是一個寶、黛、釵之間的一個襯托,并也有暗含賈寶玉未來之妻的含義,只是比較含混。《紅樓夢》中的判詞與名字有很近的關系。湘為湘江之意,為娥皇、女英哭舜之處,楚云也是夢想云雨。暗含史湘云后來的悲慘婚姻。按照判詞理解,后來史湘云應淪為乞丐,我想也是有道理的。因為湘江水勢,又有云飄浮之意,所以在水上的漂泊不定、云游四方,才是其悲慘命運的寫照。
妙玉:妙玉也有玉字,顯然表明一種愛戀,對象是誰呢?賈寶玉,可是這終歸一場空。所以也是一種妙,這一妙既在命運,又在現實。既是尼姑,又有情欲。“妙”為“少”和“女”,一顯此女極少,二顯此女極特,因為妙玉享受著孤獨,對于一切事物均不感興趣。有尊嚴,不可侵犯,愿讀“莊子”文章,空靈多秀,實為一才高氣傲之女子,世間少有。只能落戶佛門,而塵世并未脫俗,其性格就在這一“妙”字上。而“玉”顯示其高潔的命運,卻因時世飄零,終陷泥淖之中。與“妙玉”二字反差極大,借此又增加了其命運的悲劇成分。
李紈:李氏是很廣大的姓,意顯李紈的平常。判詞中“桃李芬芳結子完”,即表明其名字,而桃李喻含其與丈夫賈珠的婚姻,賈珠早逝,桃李花芬芳一時,卻衰敗得早,起于春又亡于春,空等結子成果,一望而知,顯其春機過生的等待的命運。以桃李化出結“蘭”,顯示其子賈蘭,而“紈”字意為白質、堅冰與細密,一字可以看出曹公對待李紈的命運安排上,一方向讓其以傳統禮教束縛女性出現,遵守婦道,守寡教子,又以“稻香村”和一派寧和安靜為主,足以顯出“紈”之韌性與清白。
巧姐:王熙鳳與賈璉之女,出場不多,卻是后續之中人物命運的一個重點。生于七月七日乞巧節,巧姐是《紅樓夢》中的陪襯人物,名字與判詞緊扣,命運也來自于劉姥姥,書中說取“巧”字,引為“逢兇化吉,遇難呈祥”,命運皆來自于巧字。而遇村婦的命運自出生之時既已定化。續集中說的不太準確。巧姐與“板兒”后來成婚,我想的是巧姐生于七月初七,是七巧,而又加上“板兒”,和在一起為“七巧板”,古代的益智玩具一種,曹公是不是這樣想到的兩個名字與命運?我不敢說清楚。
秦可卿:出場不多,卻是爭議頗多的人物之一。秦為“三人禾”,是否表明三人的復雜關系,處于第三者的地位,即與賈珍有不正常的淫亂關系。秦也與“情”合義,顯判詞情天恨海,表明處于情,而卻有恨。可兒是乳名,說明秦可卿為人纖巧,風流,可人疼愛。卿字本有卿卿我我之意,暗藏風流。而《陸慧曉傳》中說:“貴人不可卿,而賤者乃可卿,人生何容立輕重于懷抱。”則很清楚的表明曹公對于秦可卿的命運與人生的一個總結,證明其是個“賤者”,而書中并沒有夸大淫亂,其死后家人之間的態度與關系,賈珍哭得死去活來,賈蓉全不當事,尤氏稱病,都是以“賤”為始,而榮、寧二府的衰敗即可以顯現,以判詞說明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