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明晰考點要求,明確考題類型。
2.區(qū)分相似修辭,總結(jié)解題規(guī)律。
3.歸納答題規(guī)范,提高本題得分。
考點鏈接:
“學習任務(wù)群4 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
本任務(wù)群旨在培養(yǎng)學生豐富語言積累、梳理語言現(xiàn)象的習慣,在觀察、探索語言文字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語言文字運用問題的過程中,自主積累語文知識,探究語言文字運用規(guī)律,增強語言文字運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發(fā)現(xiàn)的能力,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增強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
具體要求:“建構(gòu)初步的邏輯和修辭知識,提高語用能力,增強表達的個性化。”
縱觀近年來高考命題,,此考點有命題有以下特點:1.從題型來看,既有客觀的選擇題,也有主觀的表述題,但以后者居多;2.從考查角度來看,主要包括準確判斷修辭類型、正確理解修辭作用和恰當運用修辭手法等;3.從命題方式來看,該考點一般不會直接地單獨設(shè)題,而是經(jīng)常與“語言運用(如仿句、變換句式、廣告詞、對聯(lián)等)”、“詩歌鑒賞”、“散文(小說)閱讀”、“作文”等結(jié)合在一起考查;4.從取材來看,主要選擇那些描寫、敘述或抒情方面的語段,說明性語段一般沒有。5.從考查意向來看,注重能力,注重運用,注重主觀表述,注重綜合。
一、自主學習——辨修辭:
【鄭州市2022年高中畢業(yè)年級第二次質(zhì)量預(yù)測】
當春節(jié)的中國紅與冬奧的冰雪色不期而遇,當奧林匹克運動和中國傳統(tǒng)水乳交融,當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美美與共,必將催生出絢爛的文明之花。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5分)
總結(jié):
高考常考修辭手法:
比喻和比擬區(qū)別:
練習:
【湖北省襄陽五校2021-2022學年上學期高三期中考試】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站在雪山之上,“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我就站在天底下,我就凌駕于塵世之上。
云真低啊,低得觸手可及,可我舍不得伸手相擾。看她們自由自在,旁若無人地生活。恍惚間,我就迷失在那云里。平時行色匆匆,趕著地鐵追逐客戶,貼著地面卑微行走,從來不會抬頭看看云,偶爾在小陽臺收衣服時匆匆一瞥,只看見那云黑著臉,腳步混亂,行色匆匆,也在趕地鐵嗎?即便是腳步慢了些,出場的背景也總是混混沌沌,她在高樓背后躲躲閃閃,眉眼低垂。
我竟然會把兩種迥異的風格混搭起來!我應(yīng)該是最天才的設(shè)計師。眼前藏地的云,我就固執(zhí)地覺得她是萬歷年間蘇州小巷的啞女。她不取悅誰,在自己的天空從容寂靜,自在獨行。她當窗梳妝,她織素裁衣,她洗手做羹湯。她沒看我,我卻在尋找目光;她沒喚我,我卻應(yīng)聲駐足。她獨行在杏花春雨江南的青石街道,躲在油紙傘下安靜歡喜。她淺淺一笑,我便覺得心上的冰碴子撲簌簌地往下落,落成千年初雨。她終于看向我,清澈見底,一眼萬年。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判斷正確的選項是(3分) ( )
A.對偶、設(shè)問、引用 B.排比、對偶、反語 C.比喻、借代、通感 D.比喻、通感、比擬
二、合作探究——析修辭:
【鄭州市2022年高中畢業(yè)年級第二次質(zhì)量預(yù)測】
當春節(jié)的中國紅與冬奧的冰雪色不期而遇,當奧林匹克運動和中國傳統(tǒng)水乳交融,當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美美與共,必將催生出絢爛的文明之花。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5分)
參考答案:①運用了擬人、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兩個即可)②讓春節(jié)和冬奧會最典型的顏色“中國紅”“冰雪色”“不期而遇”,把春節(jié)和冬奧會擬人化,/表達了雙喜臨門的喜悅之情;③三個“當”字引領(lǐng)的三個句子構(gòu)成了排比句,/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朗朗上口,能更好地表達出喜迎冬奧歡度春節(jié)的快樂;④把文明比作絢爛的花朵,/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中外文化交流所催生出的文明的繁盛美好。(答出①給1分,答出②③④中的任意兩個各給2分,其中“/”前后各1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總結(jié):
修辭手法賞析題答題步驟:
練習:
【2021年新高考全國I卷高考題】
剪紙燈謎,描繪城鄉(xiāng)風物;秧歌花鼓,傳播時代精神。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gòu)成和表達效果。(5分)
三、拓展延伸——仿修辭:
仿照下面句子,再寫兩個在句式特點、修辭手法上與之相同的句子。(4分)
一曲幽徑,蜿蜒曲折中不忘留下一點空白,讓人遐思空白背后“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旖旎; , , ; , , ;一方凈土,沉默不言中不忘留下一點空白,讓人感覺空白背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奇觀。
總結(jié):
仿用句式(修辭)題解題思路:
四、布置作業(yè)——練修辭:
1.【新高考全國卷2021屆高三摸底考試卷(三)】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3分)
搬來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漸漸愛了它的幽靜。傍山人家,是頗有情趣的。
陽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氣,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幾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會疲憊得像一只膩了太陽的貓么?一頭戴到床上,打打舒身都嫌煩,就蜷伏著昏昏入睡了。熟睡中,夢味兒都是淡淡的。寅卯時分,你的夢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絲綠瑩瑩的微光么,①像東風吹過經(jīng)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邊。恍惚惚的,②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鬧聲,像是竹樂嘈雜,像是姑娘們吵嘴,又像一群活潑潑的孩子在亂唱;兀的不知怎么一來,哪里“支幽”一響,你就醒了。立刻聽到了滿山滿谷的鳥叫。你睜開了眼,不遠處窗簾后一明亮,給了你一個透底的清醒。靠在邊一點,石工們在叮咚的鑿石聲中,說著嗚嗚嚕嚕的話;稍偏右邊,得得的馬蹄聲又仿佛一路輕的撒上了山去。一切帶來的是個滿心的歡笑啊。那時你還能躺在床上么?跳下床來打開窗子,③那窗外笑著的陽光一撲就撲了你個滿懷,清冽甘甜的空氣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心脾。那陽光灑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幾乎笑了么?那山上一抹嫩綠的顏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氣,清爽是透到腳底的。④瞧著那窗外的一叢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變作了它的一枝。
下列對文中畫橫線句子修辭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①句運用了比喻和夸張的修辭,形象描摹出夢境之神奇,突出了夢中情境變幻之快。
B.②句運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辭,寫出了清晨山中鳥叫聲音的清脆、熱鬧,情趣盎然。
C.③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把陽光的明媚可愛、朝氣蓬勃寫得神態(tài)畢現(xiàn),富有表現(xiàn)力。
D.④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生動地表現(xiàn)出對山中無限春光的喜愛之情,情感表達真摯。
2.【2020年全國新高考II卷高考題】
有些風箏還安裝了聲響裝置,如著名的“板鷂”風箏,通體安裝笛哨,少則數(shù)十個,多則成百上千。放飛時百哨齊鳴,宛若空中交響樂,具有獨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風箏的趣味性。
比喻具有相似性,請據(jù)此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用比喻進行簡要分析。(5分)
3.【2020年哈三中高三學年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仿照劃線句子,補寫兩句話。要求句式和修辭與例句相同,內(nèi)容與前句形成關(guān)聯(lián)。(6分)
疫情面前,想起了蒙田的話:“健康是自然所能給我們準備的最公平最珍貴的禮物。”
“健康”不僅是身體上的好狀態(tài),更是心理、思想、精神上的好狀態(tài)。健康是擁有青松一樣強健的體魄,有了它你想要追逐遠方,自可以奮然前行; , , ; , , 。
五、補充閱讀——識修辭:
1.比喻歌
比喻打比方,生動又形象,明喻甲象乙,暗喻甲是乙,
見乙不見甲,借喻略本體,說乙再說甲,人們叫引喻。
2.借代歌
借代象借喻,統(tǒng)統(tǒng)略本體,借代非借喻,借喻非借代。
以此代彼是借代,以此喻彼是借喻。借代富有形象性,事物特征更鮮明。
3.比擬歌
擬人擬物叫比擬,似物把人擬成物, 擬人把物擬成人,物物比擬叫擬物。
描寫文章忌呆板,比擬生動形象化,人物相擬文活潑,強烈感情來抒發(fā)。
4.夸張歌
“言過其實”叫夸張,表達感情非尋常,夸張詞句表事物,突出特征更加強。
“夸而有節(jié)”正剛好,增添文彩助想象;“夸而無節(jié)”成狂言,信手敗筆損文章。
5.對偶歌
對偶對仗,結(jié)構(gòu)一樣,詞性相同,字數(shù)相當。
字句對稱,節(jié)奏鏗鏘,朗朗上口,易記心上。
6.排比歌
排比一大串,語氣多連貫,結(jié)構(gòu)相類似,意義相關(guān)聯(lián)。
請聽《排比歌》,排比好效果, 條理更清晰,層層遞進說。
排比可記敘,排比可抒情,強調(diào)又深入,道盡滿腹情。
滔滔話語來,串串妙句揮,增強文氣勢,感人動心扉。
7.反復(fù)歌
說理記敘巧反復(fù),加強話語印象深,文藝創(chuàng)作用“反復(fù)”,強調(diào)主題語意盡。
“反復(fù)”手法用得妙,文章精彩錦上添,反復(fù)反復(fù)意回還,加強節(jié)奏如心弦。
8.設(shè)問、反問歌
自問自答是設(shè)問,問而不答是反問。設(shè)問醒目又意深,反問語強耐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