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天,總是多風多雨,讓人不免多了一些憂愁。春天的雨,那是美麗的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而秋天的雨,則只能“秋風秋雨愁煞人”!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詩詞文化愛好者。記得關注我,和我一起欣賞4首描寫秋雨的詩詞,讓人多愁善感,感觸良多。
第1首,《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的作者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說起愁詞,似乎大家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沒辦法,這幾個疊詞放在一起,形成了強烈的愁緒,直接讓人印象里塞滿了愁思。只要看過這首詞的朋友,很自然都會被這幾句感染,自然而然就背下來了,刻在心里了。
整首詞寫了晚年李清照的凄涼生活,特別是秋天秋雨,還是黃昏的秋雨,一點點,一滴滴,全部都是愁,讓孤獨的李清照情何以堪呢?本來梧桐雨就是表達愁緒的絕妙意象,而在李清照這里,則是愁上加愁,令人不得不愁,很自然同情李清照的遭遇。
第2首,《江上送客》:故人南去漢江陰,秋雨蕭蕭云夢深。江上見人應下淚,由來遠客易傷心。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李端。詩歌寫詩人在秋天下雨的時候在江邊送別朋友。本來離別就讓人感到難受,何況又是秋雨瀟瀟,讓人難以擺脫這種別離的情緒。
正如詩歌所寫,“由來遠客易傷心”,離別總是讓人難受,秋雨天離別更是讓人煎熬。而看到古人離別的我們,也忍不住觸景傷情,想起自己離別的情景,十分難受。
第3首,《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
這首詞的作者是宋代詞人柳永。說起柳永,大家一定會想起柳永在宋代的流行程度,只有要水井的地方,就會有柳永詞在流傳。而柳永詞的風格以婉約為主,所謂女郎唱柳永詞,大漢唱東坡詞,與蘇東坡的豪放風格,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
但是這首《八聲甘州》卻得到了蘇東坡的高度評價:“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此語于詩句不減唐人高處。”大家都知道唐代詩歌是巔峰之詩,而蘇東坡評價這三句詞堪比唐代詩人高妙的詩句,足見蘇東坡對這首詞的贊賞。
的確,“殘照當樓”這幾句詞意境非常大氣,既照應了眼前之景,也抒發了詞人之情,不在糾纏于個人的愁緒,而有了更廣大的情緒拓展,讓整個愁的力度和深度有了堅實的基礎,難怪能夠引起蘇東坡的贊美了。
而這首詞其他寫景的用語也是一絕,如開頭就點出秋雨之后,“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這種衰敗的景色,自然讓人多愁善感。何況下片又點出人在異鄉,歸思難安,而又想到佳人也在思念自己,不免愁上加愁,難以擺脫愁云。
第4首,《秋雨》:久占煙波弄釣舟,業風吹作鳳城游。不知苑外芙蕖老,但見墻陰苜蓿秋。 黃把里書俄復至,朱顏辭鏡不容留。晚窗又聽蕭蕭雨,一點昏燈相對愁。
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陸游。陸游是一個愛國詩人,寫了眾多豪氣飛揚的詩詞,但是也有許多語氣低沉,表達愁緒的詩句。比如這首《秋雨》,寫自己長時間不得重用,只能當一個閑散江湖客,白白讓年華老去。第3和第4兩句,雖是“紅衰翠減”的表達,卻因為“不知”和“但見”的連用而頗有新意。
第6句感嘆鏡中容顏已然老去,感嘆懷才不遇,情緒已經非常愁了。而最后兩句則是照應詩歌的題目,也將陸游的愁緒推上了新高度:“晚上還聽到愁人的雨聲,讓人無法坦然,只能對著一點昏黃的燈光而自怨自艾。”
可以說,這首詩情緒非常低落,也讓讀詩的我們惆悵不已。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描寫秋雨的詩詞呢?你們自己有創作過詩詞嗎?歡迎留言哦。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