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1月20日,《中國教育報》發文報道升學e網通如何通過互聯網教育的方式,與學校一同將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本公眾號現轉載原文如下(點擊閱讀原文):
高中生處于心理成長期,心性還未完全定型,而且青春期的孩子具有敏感、沖動、叛逆等性格特點,再加上高中階段的學業壓力,學生比較容易產生精神緊張、神經衰弱等心理問題,嚴重者甚至會走向極端。
因此,高中生心理健康發展應該引起學校、家長、社會的高度關注,這事關學生的心理健康安全,也是高中生核心素養發展培養的關鍵內容。
2018年9日30日,升學e網通的社區(目前國內較大的中學生社群之一)中出現了一條主題是“抑郁ing”的驚人貼子,發貼的學生在社區內通過文字和照片表達他極度壓抑、消極的情緒,以及在這種狀態下的一些過激的行為表現。社區運營人員發現后,第一時間向心理組汪老師反饋了情況,確認此學生目前的心理狀態急需老師的疏通和正確引導,否則有可能會引發事故。
平臺大數據組通過數據調取,第一時間聯系到學校反饋情況,此事引起了德育副校長的高度重視,升學e網通心理汪老師和學校心理老師與學生進行了深入地溝通,通過心理排壓手段幫助學生舒緩壓力。后續,該學生的班主任和心理老師都對學生進行了心理上的安撫和教育,并持續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
諸如此類的事例提醒我們:不能只關心學生文化知識的掌握,而忽視他們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
學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應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不足。例如,大班制現象還存在,班主任無法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及時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動態;學校專職心理老師的數量和專業度還有待提高;缺乏系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教育方案等等。
如何提升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步還是要清楚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才能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開展有效的干預措施。現在許多學校已經引進專業有效的心理普測工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進行有效測評,測評工具還會根據學生反饋生成詳盡的集體(班級、年級)報告、個人報告,使得學校對學生心理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升學e網通的《高中生入學狀態綜合測評》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態普測的其中一種。該測評共計197道題,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從社會認知理論出發,在心理健康、學習準備、性格類型和教養方式四個層面評估學生對高中階段學習和生活的準備情況,從違紀行為、注意缺陷、社交問題、思維問題、軀體反應、焦慮抑郁、行為退縮、攻擊行為八個維度,幫助學校評估學生學習和生活狀態,快速掌握預警學生名單。
結合《高中生入學狀態綜合測評》,升學e網通會輸出專門針對學校的測評使用方案,從“預警”與“干預”兩個角度呈現,輔助學校解決心理健康普測的后續問題。
該方案中,學生將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心理測評,有經驗的老師可以將測評結果作為自己工作的一個參考,年輕老師則可以以此為依據開展工作。與此同時,學生測評結束后,系統將自動生成學生、班級以及年級3個級別的心理報告,幫助學校迅速建立心理檔案。此外,不僅幫助學校發現問題,升學e網通還提供300節心晴FM、32講心理班會課以及線上自主成長方案,幫助學校分別從校級、班級、學生個人3個層面提高學生心理素養。
河北某校的心理入學測整體報告顯示該校高一學生的心理問題行為特征普遍很少,但學生的平均學習準備指數偏低。針對報告顯示的這部分內容,正值期中考試來臨之際,學校的兩名班主任老師結合升學e網通的FM電臺《學習有套路,你造嗎?》和《高效復習錦囊,請拿好》,為班級學生量身定做了兩節主題分別是《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和《反思是月考,備戰期中考》的心理班會課。
班主任老師表示:這樣的考前主題班會課能鼓勵和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培養正確的成績觀,緩解學生考前壓力,而且這樣新穎的創新班會課形式對學生來說是更加容易接受的,升學e網通心晴FM的資源支持也讓自己的工作變得更加高效和順利。同時升學e網通為該校高一年級提供了生涯規劃課課件、主題班會課素材以及心晴FM三年推薦播放課表,作為班主任老師以后工作的指導和參考。
升學e網通入學測負責老師班主任培訓現場
自開學以來,全國多所學校已經利用升學e網通陸續完成《高中生入學狀態綜合測評》,截至日前,已經覆蓋23個省份,400多所學校,測評輻射學生數十萬人,生成班級報告數量近千份。
升學e網通一直致力于為高中生的更全面發展而努力,長期關注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今后,升學e網通將加深與全國各高中學校合作,不斷產出優質的心理內容和心理解決方案,與學校一起,真正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