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篇“下交叉綜合征”文章,讓好多有啤酒肚的同志瘋狂私聊小編,尋求幫助想讓自己的小肚腩別凸出來,而是凹進去。其實,小編想說,那些真正“凹”進去看著像“C”的人,可能是得了上交叉綜合征。
上交叉綜合征有哪些癥狀?
上交叉綜合征雖然名氣不大, 但它的癥狀卻很常見,危害也大。
上交叉綜合征患者為何成了“C”?
由于長期不良姿勢及過度負荷,上交叉綜合征患者表現為頸椎后面和胸前肌力強且肌肉纖維短;頸椎前面和背部肌力弱且肌纖維長。縮短緊張的肌肉和無力拉長的肌肉連接成線,在側面形成一個“X”,牽拉我們的骨骼至一個不正確的體態,進而導致上肢肢體出現問題,出現圓肩、駝背、頭部前傾,變成C形。
置之不理可陷入惡性循環
人類,因為沒有水平方向的軀體保護,比起其他四肢著地動物,頸椎更脆弱、更容易受傷害。正常人的耳垂應該在鎖骨后方,當人體姿勢不當,耳垂位置向前方移動,可立即對頸部增加傷害。而2015年的研究也表明,當頭部低至60°時,頸椎承受34.4kg重量,相當于給頸椎掛上兩個啞鈴。
上交叉綜合征的常見人群,便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脊柱變形、肌力不均衡,表現為圓肩、駝背、頭部前傾。反過來,長年頭部前傾等動作可加重頸部壓力,進一步削弱背部肌肉力量,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陷入惡性循環的常見人群
1.低頭黨、辦公族
辦公族、學生、手機黨,在工作或學習時會不自覺上身向前傾,下巴凸出,上臂外抬。而這些動作會對上肢、脊柱帶來極大負荷,造成肌群疲勞痙攣,導致相關關節、肌肉、骨骼發生變化。
2.部分健身愛好者
健身房中,很多人經常鍛煉胸大肌,卻忽視其他肌群,導致胸大肌及上背過緊,下背及菱形肌和斜方肌過弱,造成胸前背后肌肉發育不平衡,形成一個“X”。
3.青春期少女
青春期后,一些少女由于害羞,總是刻意做出身體前傾、垂頭、弓背等動作來掩飾自己的發育部位,導致胸前背后肌肉發生變化。
怎樣治療?
1.糾正姿勢
辦公、學習時,保持下頜微收、肩部打開、挺胸收腹,盡量減少伏案、玩手機時間,每半小時起來活動一下。
2.練習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取代胸式呼吸,緩解斜方肌、斜角肌、胸肌肌群壓力,減輕上交叉綜合征癥狀。
3.動作訓練
針對肌肉不平衡,應對緊張的肌肉進行拉伸,較弱的肌肉進行強化,過度后曲的胸椎進行伸展。
【拉伸練習】
胸大肌牽拉 上臂外展,與肩平行,屈肘關節90°,身體前壓到產生牽拉感,維持15秒為1次,每天3組,每組15次。
【強化練習】
連續聳肩 雙肩緩慢提起并靠近耳垂,再緩慢下落到到完全放松狀態為一次, 每天3組,每組20次。
收縮下頜 坐位保持完全放松,平視前方,向后平穩移動頭部到極限處保持5秒,再放松至初始狀態為一次,每天3組,每組10次。
【伸展練習】
貓式伸展跪于瑜伽墊上,雙腳雙手張開與髖同寬,手臂、大腿與地面垂直,吸氣時抬頭挺胸,呼氣時含胸拱背,每天3組,每組20次。
本文審稿醫生: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 王鳳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