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的既有窮人又有富人,從人數比例上來講,存錢的一定是窮人更多,畢竟社會財富集中在不到10%的人手中。至于貸款,依然是窮人多,畢竟窮人也要買房,也要貸款,但是如果比單位貸款金額,那毫無疑問富人貸的更多。窮人存錢,富人貸款,這種邏輯是極其錯誤的,是在誤導人的理財觀念。
窮人存錢,是因為要抵抗未知風險,要通過儲蓄解決今后的各種生活大額支出。房子如今是國人最大的一項消費支出,哪怕是老農民也要為兒子結婚考慮在縣城買套房子。即便是在城市中,普通工薪階層為了買房付首付也要掏空六個錢包,將三個家庭的多年儲蓄一洗而空。
養育子女花費同樣不小,嬰兒時的奶粉,小學時的特長班,中學時的補課,大學的學雜費,長大成人后的買房,每一項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都是不小的支出。更不要說為了防止大病的醫療儲蓄,以及養老的儲蓄了。
富人資產更多,理財方式更具多樣性,投資到各種生意中去賺取更多,投資囤積多套房產,購買理財產品,投入股市,甚至部分財富放在海外。哪怕富人只有少量財富以銀行存款的形式存在,從單位數量上來說,依然秒殺無數窮人。貸款更為復雜,房貸依然是最普遍的貸款形式,富人自然能夠得到更巨額的貸款。
窮人相對來說缺乏野心,這是一種必然,因為輸不起,不敢全盤壓上賭明天。而富人則更喜歡借力,使用貸款增加杠桿博取更大收益,這是財富基礎不同決定的。窮人缺乏強力的人脈,而富人舍得在人脈上投資,在現行社會規則下,自然就更容易獲得巨額貸款,具體代價不需要多說,大家都懂。
對于窮人來說,當收入不能大幅增加時,就要考慮貸款風險,量力而行。即便是創業,也要從小的做起,避免盲目展開大項目導致一蹶不振,翻身無望。創業確實可以改變命運,但是成功率實在太低,對于多數窮人來說,存款依然是無奈但是明智的選擇。
社會上機會就那么多,被有人脈有背景的先瓜分掉最肥美的一部分,剩下的機會無數人爭搶,成功率低是必然。存款存不成富人,但是可以衣食無憂,平平安安過一生。貸款也不一定能變富,富人貸款還不上也能一貧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