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常聽人們說“四十望財三不比,五十望人三不親”,這句俗語是什么意思呢?
與這句俗語相對應的是一句老話“三十望子,四十望財,五十望人”,先分析一下望子、望財、望人的含義。望子,三十歲的人已經到了而立之年,是成家立業的時候,結婚后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延綿子嗣,為家里添香火。望財,四十歲的人已經步入中年,父母漸漸年邁,子女逐漸成長,整個家庭都是中年人在支撐,經濟、精神壓力巨大,中年人最希望的事情就是有足夠的經濟資本可以給老人養老,讓子女接受教育。五十望人,五十歲已經進入老年人行列,半輩子已經過去,這個年齡的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和家人經常團聚,共享天倫之樂,希望垂暮之年的父母能夠健康硬朗,在他們有生之年多陪伴他們,兒女也已經長大,展翅高飛,希望他們在閑暇之余多回家看看。
四十望財三不比,四十歲雖然希望自己財源滾滾,但仍然有三個原則需要遵循,也就是“三不比”,第一,不攀比,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經濟能力,不要和其他人對比誰賺的錢多,誰買車買房,四十歲已經到了不惑之年,應該成熟穩重踏實,不盲目攀比。第二,不比出身,有的人家境貧寒,有的人富裕優渥,這些是父母輩給自己帶來的生活,而人到了中年,出身已經不再重要,看重的是自己拼搏努力后的結果,而不是坐享其成。
第三,不比子女,子女這時候也已經是初中生或者高中生,很多父母酷愛拿自己的子女和其他人的子女對比,炫耀自己的兒女更加聰明有能力,其實這會給青春期的孩子們造成很大的壓力,消磨他們的自信心,可能影響他們一輩子的發展。
五十望人三不親,五十歲已經步入了老年階段,看淡了很多追名逐利的事情,更多的是希望和家人團聚、安享晚年?!叭挥H”指的是,第一,不親近關系淡泊親戚,第二,不親近趨炎附勢的親戚,第三,不親近不守信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