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消息
心經說:「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為什么說無掛礙故,無有恐怖呢?
這段話大概是說:菩薩依究竟圓滿的智慧,即依般若波羅蜜多,看清楚事實,心中無有障礙,不再有妄想執著。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世間人最大的恐怖是生死,遠離恐怖即是了斷生死出三界。
無有恐怖,指的不是你不會再有恐怖的東西,而指的是你面對恐怖時,不再為之恐怖。無有掛礙,指的不是讓自己獨身一人沒有任何與自身之外的牽掛,而指的是你可以坦然面對那些羈絆,但他們不再束縛你心。
比如你失去一個東西,從前你覺得失去是一種損失,你會為這種損失感到難過。但如果沒有掛礙,失去就是失去,失去就是得到,得到的是失去后的一種結果。那么你就會坦然接受失去帶給你的一切非心理上的后果,因為它只是一件事情,它只是人生中的一個插曲,只是不斷逝去的流光中的一點,和其他的沒有什么差別,只不過名字叫失去罷了。
又比如面對死亡,一味的恐懼死亡,這也不敢,那也不敢。坐飛機怕坐到馬航,坐汽車怕追尾。這樣就會很困擾。但是,如果想通了,認識到死亡不可避免,正常人,正常生活,沒到大限的時候,也不是那么容易死亡。正常的注意下,就可以了。想通了這點,就過得自在了。
每個人都有很多經歷,而它們最后都被經歷過。有的人會因為這些事情亂了心思。而無掛礙的人也會經歷這些事情,僅僅把它當作經歷,僅此而已。恐怖的事情便不會感到害怕,傷心的事情也不會再難過。
生死輪回,一切經論中說得很詳細了。確因迷惑顛倒,造善惡因,感得三界果報。凡夫不知此事實真相,恐怖心時時刻刻縈懷于心中。華嚴說恐怖有十八種之多,心經中說的很明白,離開我法二執,即無有恐怖。佛并不強調「空」,而是去「妄念」。「空」是手段,不是目的。「無掛礙」不是沒有念想,而是要想得通。「無有恐怖」也不是沒有恐怖,而是恐怖變得不可怕。